2022年6月21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節氣。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養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以中醫角度來看,由於夏季對應的臟腑在於「心」,天熱容易讓交感神經亢奮,躁動不安,出現「心火旺盛」的表現,因此才有夏至養心的說法,夏至養生宜清心火為宜。
嘴破、失眠,高血壓、高血脂調節不穩定?小心是心火過旺的表現
體內正常的「火」,可以用來促進各個器官的運作,但若火氣失控,如「心火旺」會帶來什麼影響?以情緒來看如同火冒三丈,患者常出現失眠、煩躁、易怒的現象。而身體的「上火」,常表現在嘴破、咽喉乾燥、牙齦出血、頭昏腦脹、皮膚癢等症狀。飲食方面冷熱交替頻繁,加上夏天容易孳生細菌,也會增加腹瀉、腸胃炎和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由於「心」主宰精神和調節血脈,夏至在外勞動如果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則血液變得更濃稠,身體循環不佳,將造成心臟血管等慢性疾病更嚴重,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的調節,天熱時易變得更不穩定。
因長期待在戶外,又沒有補充足夠水分,一直感覺有熱氣悶在體內,卻散不出去,睡眠品質因此變差,汗反而流不多,屬於容易中暑的高危險群;加上夏季多雨,影響身體調節能力,還出現「水腫」症狀,透過藥材「瀉心火」才有改善這時常使用藥材包括木通、藕節、蓮子心、白茅根......。
夏至氣溫高容易食慾不振,許多人偏好以重口味的食物來開胃,反而助長心火,「吃很多燒烤、油炸、辛辣食物,或嗜吃甜食,都會讓身體感到更燥熱。」
夏日養心多吃紅色食物!中醫教你DIY紅豆飯養生清心火
不同臟腑各有代表的顏色,其中「紅色入心」,因此夏天適量吃西瓜、紅豆有幫助養心效果,但因西瓜有利尿作用,吃多可能導致水分流失更快,也不宜過量。
依照中醫的「中庸」養生法,過旺的地方就要盡量降下來,以免失調,坊間市售的青草茶、甘蔗汁和蓮藕茶也有降火、清熱、涼血的效果。不過,要注意別為了增加口感而摻入太多糖分,「甜品要少吃一點,因為甜膩不利祛濕。」故相對來說紅豆飯是夏至絕佳的養心聖品。
紅豆飯
材料:生紅豆1/2杯、長糯米3杯、白米1杯、鹽適量、黑芝麻適量(以量米杯做計算)。
作法 :
萃取紅豆水—
1.將紅豆洗凈,加水煮滾5分鐘後,倒入1杯水,再煮滾數分鐘,然後把水倒掉,將紅豆泡一下冷水降溫。
2.將4杯清水和過濾好的紅豆放入鍋中,再煮滾後轉小火,大約再煮40分鐘,煮到紅豆微裂豆心還有點硬就可以將紅豆和湯汁分開放涼備用。煮好時,正好會剩下1杯煮好的紅豆和1杯紅豆汁。
煮紅豆飯—
3.白米1杯,糯米3杯洗凈瀝乾,將1杯紅豆湯,2.5杯的水,跟米一起混合泡1小時左右,再放入1杯紅豆,用電鍋、電子鍋依一般煮飯的方法煮熟。
4.煮好時紅豆會在上面,拌一下,再燜上幾分鐘。
5.黑芝麻可先用平底鍋小火干炒一下,引出香味,再跟鹽混合就是黑芝麻鹽。
6.食用時,灑上黑芝麻鹽在飯上即可。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