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國內第二起本土BA.5家庭群聚!北市30多歲男性「母定序出同病毒株」 | 健康遠見
Omicron

國內第二起本土BA.5家庭群聚!北市30多歲男性「母定序出同病毒株」

國內第二起本土BA.5家庭群聚!北市30多歲男性「母定序出同病毒株」 國內第二起本土BA.5家庭群聚!北市30多歲男性「母定序出同病毒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今(3)日新增2萬3718例COVID-19本土病例、32人死亡、201例境外移入個案。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2例本土感染源不明BA.5個案接觸者定序結果陸續出爐,北部30多歲男性60多歲母親今日定序出BA.5,成為第二起本土社區家庭群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3,9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718例本土個案及20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2例死亡。

國內第二起本土BA.5家庭群聚!台北30多歲男性「母定序出同病毒株」

指揮中心1日公布一周BA.5定序結果,本土再增2例感染源不明個案,分別為台北市30多歲的男性及女性,皆無半年內出國紀錄,研判感染源來自社區,曾接種3劑與2劑疫苗,兩人各有1名接觸者採檢陽性,基因定序結果備受關注。

羅一鈞表示,其中北部30多歲男性,採檢陽性的同住家人,也就是其60多歲母親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已於今日出爐,證實也是感染BA.5。羅一鈞補充道,該案職業為家管,於7月25日曾開車接送指標個案送醫,7月27日接受匡列而採檢。

但結果尚未出爐,該案28日即出現頭痛、畏寒及上呼吸道症狀,居家快篩呈陽性,29日也接獲實驗室通知7月27日所進行的PCR檢測結果為陽性,Ct值32。後續檢體經病毒基因定序,確認是感染BA.5,成為國內第二起經基因定序確認為BA.5家庭群聚個案,同時也是北部的第一起BA.5家庭群聚。

羅一鈞指出,該起家庭群聚感染源頭目前仍以社區感染可能性最高,但還沒有辦法釐清傳染來源究竟為何。不過,其也強調,目前BA.5的檢出率在社區還是偏低,仍佔2%左右,後續仍須持續觀察BA.5佔比是否有逐漸提高,對於研判國內下一波BA.5開始的時間點及高峰期,也比較有參考價值。

而另一起台北市30多歲女性感染BA.5個案,所匡列3名職場接觸者有2人陰性、1人陽性;該名陽性接觸者曾於7月24日確診,Ct值小於30,定序結果尚未出爐。據統計,本土Omicron亞型變異株累計檢出14例,皆為BA.5,有4起為社區感染,3起在北部、1起在南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延伸閱讀

BA.5來勢洶洶,台灣會有下一波大流行嗎?陳秀熙:應可度過難關

新增32例死亡個案:40多歲男性確診3天後家中死亡,無慢病史已打三劑疫苗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0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0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7月31日。

羅一鈞說明,今日通報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例40多歲男性。第一位曾接種三劑新冠疫苗,本身無慢性病史。於7月24日至社區採檢站進行快篩結果呈現陽性通報確診,後返家進行居家照護,不幸於7月26日在家中死亡,經行政相驗開立診斷書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但詳細病程與資料目前仍欠缺,尚待進一步了解。

另一例40多歲男性,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本身有慢性肝病等慢性病史,於7月13日開始有發燒、呼吸喘的症狀。三日後於7月16日至醫院就醫採檢確診,當日即安排住院,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但仍不幸於7月26日逝世,死因為肺炎、肺膿瘍併敗血性休克,以及本身慢性肝病所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因多重病因而不幸過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又增兒童重症!2名1歲童染疫後併發MIS-C及腦炎,住院一個月後才康復

另今日新增2例兒童重症個案,皆為1歲左右的男童,羅一鈞表示,這2例屬於醫院後續維護通報系統資料,而補通報的病例。

其中1例為兒童MIS-C個案,本身無慢性病史,於5月15日曾確診新冠肺炎,而在染疫症狀恢復之後。又在5月23日陸續出現發燒、右頸腫痛,門診就醫服藥後仍然持續發燒不退,於5月29日至急診就醫當日安排住院,接受抗生素注射治療,因檢查出頸部有膿瘍故進行引流,而膿液經過細菌培養呈現陰性。但是因為該名男童發燒持續不退,且檢查有心包膜積水,醫師再評估整體病程後懷疑是MIS-C,而改用免疫球蛋白治療,症狀逐漸改善,於7月1日順利出院。

第二例1歲男童,則為染疫併發腦炎的個案。羅一鈞表示,該名男童本身無慢性疾病,於5月28日出現發燒、流鼻水症狀,經快篩陽性確診;隔日5月29日因出現全身抽搐至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有腦水腫情形,疑似為腦炎。故緊急收治住院給予類固醇、瑞德西韋、降腦壓藥、抗癲癇藥物治療,並插管使用呼吸器,轉入住加護病房持續照護;順利於6月9日拔管移除呼吸器,6月13轉日轉至一般病房,於6月28日康復出院。

延伸閱讀

喉嚨痛、頭痛、咳嗽比例提高,醫曝10大感染BA.5常見症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44例、其中25人死亡,77例屬於MIS-C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從今2022年1月至今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44例,其中77例屬於MIS-C最多,另有26例為腦炎,其餘分別為肺炎(含細支氣管炎)20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家中死亡(含到院前死亡)6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

重症個案中有25人死亡,分別為9例腦炎、4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6例到院前死亡。

22縣市皆有確診!新北逾4千例,台中、桃園、台北、高雄、台南次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718例本土病例,10,928例男性,12,783例女性,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406例),台中市(2,980例),桃園市(2,562例),台北市(2,427例),高雄市(2,214例),台南市(1,880例),彰化縣(1,009例),新竹縣(721例),苗栗縣(696例),屏東縣(651例),新竹市(625例),雲林縣(584例),宜蘭縣(510例),嘉義縣(427例),南投縣(393例),基隆市(392例),花蓮縣(356例),嘉義市(322例),台東縣(266例),澎湖縣(144例),金門縣(140例),連江縣(13例)。

增201境外移入個案:分別自越南、美國、菲律賓等11國入境,149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0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15例男性、8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及美國(各15例),菲律賓及柬埔寨(各5例),英國及新加坡(各3例),馬來西亞(2例),法國、奧地利、日本及中國(各1例),另14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6日至8月2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