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壓力大不僅會影響心情,連帶也對健康有極大衝擊,新冠肺炎染疫風險也增加。
曾幾何時,人們在生活上每天都面臨不同的壓力,經濟的重擔、工作的憂愁、情感的煩悶、教養的茫然,幾乎隨時隨地不斷上演,人們有時候往往會被這些衝擊壓抑的喘不過氣,偶爾也會在絕望和崩潰中,導致健康也亮了紅燈。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USA)的研究顯示,創傷事件、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歧視的形式,加速了中高齡者免疫系統的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新冠肺炎等疾病的風險。
該研究由南加州大學學者所進行,引用分析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HRS))數據中的樣本,包括5744名50歲以上的美國(USA)成人。參與者需填答一份有關社會壓力經驗問卷,包括壓力相關生活事件、慢性壓力、每天遭遇到的歧視和終身歧視,再進行血液樣本分析。
圖/壓力得分較高者,其免疫特徵看起來更老。pexels
結果研究發現,壓力得分較高者,其免疫特徵看起來更老,新鮮的對抗疾病細胞比例較低,白血球磨損的比例較高。
即使在控制教育、吸煙、飲酒、身體質量指數,壓力相關生活事件與T細胞較少的關聯仍很強。結果指出,控制不良飲食和低運動量,壓力與加速免疫老化間的關聯就減少了。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近20年,科學研究已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
上述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觀點,再次證實這個已成熟的理論。他說明,壓力的定義是「個體對於壓力源的身心反應。」專家提醒,生活中的壓力源有千百種,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學習與增強壓力調適能力」相當重要。
研究還發現,「改善飲食和運動」有助於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提供人們更強的抵抗力,值得重視並身體力行。
圖/職場常常是許多人壓力的來源之一。pexels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化和行動力會相互影響,有時在漸漸老化的過程行動力就會下降,也可能因為越來越少動而加速老化。建議民眾鼓勵長者運動時,首先要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避免讓他感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對肌力已流失或較體弱的長者,可鼓勵其從房間走到客廳來回,並紀錄次數讓他看到今天的成果,有助於增強明天再多做一次的動力。
此外,飲食上,人們通常會有「健康」的迷思,對高齡者就會有很多限制,建議民眾應先考量長者是否享受自己的餐點,能夠喜歡吃、願意吃再去檢視食物的成分,像是攝取蛋白質,就可以選擇長者咀嚼方便的蛋或是豆腐,烹煮料理時搭配不同變化,增加長者的食慾。
若是有慢性疾病的長者也不用太過擔心,按時服藥、不攝取過量都是可控制的情況,只要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增加他們的愉悅感相對壓力就會減低,而有助於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