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都是睡眠障礙者的主觀形容詞。依據國際睡眠疾病分類,睡眠疾病大致可分為失眠、睡眠相關的呼吸疾病、中樞型的嗜睡症、日夜節律睡眠障礙、異睡症、睡眠相關的動作疾患、單獨的睡眠症狀及其他睡眠疾患,其中國人最常見的就是失眠。
可用三個月區隔,急性或慢性失眠
樂生療養院身心科顏琮祐主任指出,失眠是指睡眠維持困難,造成睡眠品質變差或睡眠時間減少,每週有三天或三天以上之失眠,且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者。如果持續時間少於3個月者為急性失眠,超過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失眠。
顏琮祐主任表示,曾有患者主訴失眠 2、3 天,希望服用安眠藥物幫助睡眠,但經診視後卻發現其實是罹患躁鬱症,而根據台灣的臨床研究顯示,接近2/3的失眠求診病患,同時罹患有精神疾病,高比例的共病現象顯示,有可能在同一個案身上出現多重類型的失眠診斷,需要不同面向的評估與治療,因此即早經由專業醫師進行鑑別診斷並規劃、提供適當的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失眠症。
不過度依賴藥物,找出會失眠原因
顏琮祐主任強調,不能只一昧依賴安眠藥物,需先找出失眠原因,控制好相關疾病後,仍有失眠問題,可先考量非藥物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的放鬆治療、睡眠控制、刺激控制法等),再輔以低劑量的藥物治療。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牢記10大建議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才是上策,並提供10項好眠建議:
1. 規律作息及睡眠。
2. 舒適的睡眠環境:適當室溫、燈光、少噪音及舒適床墊。
3. 限制午休的時間。
4. 晚餐後禁喝咖啡、茶、可樂、酒及抽煙。
5. 避免使用床或臥房為其他睡眠的活動場所,如看電視、打電動。
6. 按時依照醫師處方服用藥物。
7. 為了避免夜間頻尿而起床上廁所,影響到睡眠,最好晚餐後少喝水及飲料。
8. 睡前可食用助眠小點心,但不宜吃太飽。
9. 規律運動:睡前宜做溫和及放鬆身心之活動,切忌睡前劇烈活動。
10.積極參與社交活動。
(本文轉載自2022.09.20 健康醫療網)
專欄簡介: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即日起「健康醫療網」將與「健康遠見」網站共同合作,將為讀者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深入、最樂活的多元健康資訊。
瞭解更多資訊,可至健康醫療網官網查詢:【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