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郁甘甜的「煲湯/老火湯」──將材料放入大型深鍋裡,以較長時間烹煮1~3小時,重點為湯的味道濃郁甘甜,湯色濃濁。例如:涼瓜鹹菜黃豆排骨湯、健脾去濕清補涼、章魚綠豆蓮藕排骨湯、基礎奶白魚湯、港式茶記風格羅宋湯…等。
對於「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的香港人來說,運用各種湯水養生是極其日常的事。即便未必三餐都喝湯,但在香港的春夏秋冬都有因應季節和體質的湯品、糖水和涼茶,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能滋養身體。
由於香港當地有著多元族群,原本傳統的廣東湯水自然也融合了多樣文化,逐漸演變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港式湯水樣貌。在香港,湯水料理不是專屬寒冷天氣的飲食,而是四季裡看似普通卻講究的日常必須。
秋冬時節的港式湯水,煲湯——核桃黃精秋耳黑豆排骨湯
煲湯 / 老火湯
煮製重點:將材料放入大型深鍋裡,以較長時間烹煮1~3小時,重點為湯的味道濃郁甘甜,湯色濃濁。
特色
飲湯是重點,不強調吃湯料,因長時間煲煮至無味的湯料也被稱為「湯渣」,但還是會有人吃湯渣喔,吃湯渣時就別要求它的美味度了!
圖/核桃黃精秋耳黑豆排骨湯,幸福文化提供
材料
核桃10g(核桃仁)
黑豆 46g
黃精 7g
乾龍眼肉 11g(桂圓肉、無煙燻龍眼乾)
秋耳 6g
湘蓮子15g(帶皮紅蓮子)
芡實 18g
白茯苓 20g
白朮 20g
黃玉米 1 根
豬腱 270g
水2500ml
粗鹽 1 ∼ 1.5 茶匙(約5 ∼ 7g,可酌量調整)
使用鍋具
8~10L 不鏽鋼深湯鍋 (因為煲湯食材份量多,鍋具需要大一點)
做法
1. 湘蓮子、芡實、黑豆分別泡水20 分鐘後瀝乾水分;秋耳泡水半小時後也瀝乾;黃玉米切塊。
2. 將豬腱放入鍋內,加入冷水淹過表面,開小火加熱到即將沸騰時關火,在流動的水下搓洗雜質後瀝乾,切成大塊。
3. 在鍋內放入做法2 的豬腱和其他所有材料,接著倒入2500ml 的水,加蓋開大火煮滾後,加蓋轉小火煲2.5 小時,中間不開鍋蓋。
4. 完成後開蓋,分兩次加入粗鹽,加入第一次後,先喝一口湯試試鹹度,再按鹹度喜好調整。
5. 最後撇掉湯水表面的油,建議開大火讓湯沸騰後,會更容易用湯勺撇去在湯表面的大片油。
(原文作者為飲食作家、餐飲品牌形象企劃及設計師;原文刊載於包周《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從食補身,常民餐桌上的養生湯水良方與飲食故事》/幸福文化)
圖/《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從食補身,常民餐桌上的養生湯水良方與飲食故事》書封/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