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不只治病,還療心,兼具專業與愛心。他將生活中的領悟,診間裡的見聞轉化為溫暖的文字,抒發醫者的關懷與省思。(本文摘自《人醫之間》一書,作者為張德明,以下為摘文。)
窗臺上的小樹,種在拳頭大的盆裡,綠意盎然、迎陽招展,青嫩的葉子、寫意的枝芽,看了心曠神怡。
狀似楚楚羸弱,卻已跟在身旁超過十年,由國防醫學院院長室、國防部軍醫局局長室、榮總副院長室、院長室,直到現在,靜靜的蹲著,默默的伴著,自顧自的活著。
那是棵馬拉巴栗,不知原來蜷伏何方,不知是誰圈了根編成辮子種在小羊頭盆裡,也忘了是誰在什麼場合送給了我。真的不記得了,一定以為經過這麼多遷徙早扔了,一定難以置信會帶著走,且一直跟在身邊,行走天涯還優雅的活著。
就捧在掌心上,一週澆點水,也沒上過肥,臥一小方土,抓牢了還不斷開枝散葉,生長得令人心動,淡淡的活出生命。即使行囊再多,轉換間始終不離不棄,因為知道若一撒手就會枯萎,所以不能不管,所以帶著走。
就默默跟在身旁,看盡人來人往,聽盡機要私密,走過歲月卻一直低調的生機盎然,很難想像這份堅貞的情誼。
經過這次搬家折騰,小樹雖然少了幾片葉,卻依然清秀俊拔,連我都難以置信會如此頑強的在那麼小的盆裡,不可思議的撐過十年。
圖/在家中或心中種一棵良善的小樹。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今天窗外一隻鴿子,應該是從很遠的草坪飛來,不畏不懼瀟灑蹲伏在窗邊斜睨著我。是寒風中歇腳取一室溫暖,是迷途了居高尋回家的路,是千里捎訊給窗內的我,還只是好奇隔窗看這十年的樹。她紅色的眼盯著綠色的葉和白色的我,閃爍的是宇宙中彷彿通達卻又隔閡的言語,我卻好像懂了。
人生就該往前走,前方碰到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環境、什麼狀況終沒人知道。人生這本書就只有過去、現在,其實看不到未來,但終究要生存、要生活、要生機盎然,所以要像小樹一樣堅韌頑強,任一方泥土,就長得活靈活現、光鮮亮麗,任爾東西南北風。
看到小樹很有感覺,在光影中許多身影閃過,希望每個人在家中或心中種一棵良善的小樹,養得它根深柢固再開枝散葉,會覺得溫暖幸福的。
圖/《人醫之間:張德明醫師的理性與感性》,作者:張德明,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