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BA.5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2286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6例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通報死亡個案中年紀較輕的為一名40多歲女性,於10月31日有嘔吐、腸胃不適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快篩呈陰性;但隔日於家中昏迷,緊急送醫不治,PCR採檢為陽性確診,Ct值為31.78。
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2,3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286例本土個案及4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6例死亡。
增66死!40多歲女腸胃不適快篩陰性,隔日家中昏迷送醫不治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6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5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65例具慢性病史、4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9月10日至11月7日,死亡日期介於10月9日至11月7日。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通報死亡個案中年紀較輕的為一名40多歲女性,本身有癌症病史,曾接種過三劑新冠疫苗。於10月31日因為有嘔吐、腸胃不適等發病症狀,至診所就醫,當時快篩結果呈陰性。
但隔日於家中昏迷,緊急送醫不治,經司法相驗PCR採檢為陽性確診,Ct值為31.78,死因為新冠確診及心肺衰竭。羅一鈞也提到,由於該案Ct值偏高,其死亡原因與癌症或新冠肺炎感染有關,需進一步釐清。不過,依據司法相驗的診斷書,指揮中心仍將其歸因為新冠相關的死亡個案。
16歲青少年車禍顱內出血PCR陽性,緊急開腦、經治療後出院
另新增一名青少年重症個案,與車禍外傷有關。羅一鈞說明,該個案為一名16歲青少年,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曾接種過兩劑疫苗。於11月5日因車禍意識不清、四肢及背部外傷,出現雙耳流血症狀緊急送急診就醫,當時PCR陽性確診,Ct值為32;後續針對外傷檢查,發現有顱骨骨折、腦水腫及顱內出血,故緊急插管進行腦部手術,術後轉入加護病房繼續照護治療,後續病況好轉,已在11月8日出院。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13至17歲青少年累積重症26例,其中6例死亡;重症個案當中分別是肺炎12例、7例MIS-C、6例共病、1例心肌炎;今日新增個案被列為共病。
22縣市皆有確診:新北逾3千例,高雄、台中、桃園、台南次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2,286例本土病例,為10,065例男性、12,209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651例),高雄市(3,068例),台中市(3,042例),桃園市(2,269例),台南市(2,252例),台北市(1,942例),彰化縣(1,107例),屏東縣(747例),新竹縣(569例),新竹市(546例),雲林縣(535例),苗栗縣(481例),嘉義縣(423例),南投縣(355例),宜蘭縣(305例),嘉義市(272例),基隆市(259例),花蓮縣(212例),台東縣(122例),金門縣(66例),澎湖縣(58例),連江縣(5例)。
境外移入增45例!分別自印尼等國入境,42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8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印尼、香港、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4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0月11日至11月9日。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