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連5周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6578例本土個案。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上周確診數再降25.7%,從趨勢上判斷,「這波BA.5疫情應該已經結束了」。另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內新增1例本土BQ.1案例,是國內第二例,為一名中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屬於「重複感染」個案,出現發燒、腹瀉症狀確診。
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6,6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578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
上周本土確診數再降25.7%,王必勝:這波BA.5疫情應該已經結束
王必勝表示,本周(第45週)共新增14萬6513例本土病例,較第44週通報的19萬7149下降25.7%。且上周病例數也是4月底以來單週確診數最低的一周,故從趨勢上判斷,「這波BA.5疫情應該已經結束了」。
不過,王必勝也提到,指揮中心仍會持續觀察1-2週,看看疫情會持平還是繼續下降,指揮中心會密切觀察確診數變化。
最快選前公布鬆綁口罩令,王必勝:跟選舉沒有關聯
口罩令何時鬆綁?王必勝今天在下午疫情記者會中面對記者提問表示,單週確診數已經降到低點,醫療量能足夠,其餘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穩定,看起來確實達到口罩規定鬆綁條件,民眾很快能在公眾場合脫下口罩。
不過,因距離九合一大選投票不到兩週,選舉外界解讀指揮中心會在大選前鬆綁戴口罩規定,對此,王必勝指出,這跟選舉沒有關聯,選舉是選舉,防疫是全民健康,不可與選舉連結。
王必勝也強調,口罩是很有效預防傳染的工具,日本及韓國在鬆綁口罩令之後,疫情確實都有出現上升趨勢,需要再觀察一下才能做決定,但不排除下週宣布口罩令放寬可能性。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第2例本土BQ.1!中部20多歲男半年後「重複感染」發燒、腹瀉確診
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上周總共檢驗80例本土和18例境外,其中本土有78例是BA.5,佔98%,BQ.1、BA.2各1%,境外則是11例BA.5、5例BA.2.75、2例XBB。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新增1例BQ.1本土案例,為國內第二例本土個案。該名個案為一名家住中部的本國籍20多歲男性,10月29日因發燒、腹瀉就醫,因該個案先前在5月14日曾經確診過,故醫師懷疑是否為重複感染,進一步安排其進行PCR採檢陽性確診,經後續基因定序卻認為感染BQ.1,屬於輕症個案,目前已完成7天居家隔離痊癒解隔。另外,境外新增2例XBB,分別來自新加坡和泰國。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增40死!40多歲男「打四劑」確診4日不幸逝世、死因曝光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9例具慢性病史、28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9月14日至11月10日,死亡日期介於10月13日至11月11日。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通報死亡個案中年紀較輕的為一名40多歲男性,曾接種過4劑新冠疫苗,本身有慢性病史,但因無相關病摘,僅知其為住宿機構住民,故指揮中心尚在釐清其所罹患的慢性疾病屬於哪一類。
於11月6日快篩陽性通報確診,於機構中進行居家照護,但不幸於快篩陽性4日後的11月10日過世,經衛生所行政相驗,死亡證明書主要死因為新冠肺炎合併心肺衰竭,今日無新增兒童或青少年重症死亡個案。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2縣市皆有確診:新北逾2千例,台中、高雄、桃園、台南次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6,578例本土病例,為7,850例男性、8,722例女性、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640例),台中市(2,324例),高雄市(2,225例),桃園市(1,811例),台南市(1,646例),台北市(1,315例),彰化縣(901例),屏東縣(514例),雲林縣(442例),新竹市(426例),新竹縣(417例),苗栗縣(394例),南投縣(299例),嘉義縣(258例),宜蘭縣(232例),花蓮縣(188例),基隆市(187例),嘉義市(179例),台東縣(83例),金門縣(50例),澎湖縣(42例),連江縣(5例)。
境外移入增41例,分別自泰國、美國等國入境、另36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7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泰國(2例),美國、土耳其及馬來西亞(各1例)移入,另3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0月18日至11月13日。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