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大腸癌連15年蟬聯癌王!癌症時鐘再快轉,「10大癌症」最新統計出爐 | 健康遠見
防癌

大腸癌連15年蟬聯癌王!癌症時鐘再快轉,「10大癌症」最新統計出爐

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
大腸癌連15年蟬聯癌王!癌症時鐘再快轉,「10大癌症」最新統計出爐 大腸癌連15年蟬聯癌王!每4分19秒1人罹癌,10大癌症最新統計出爐。Unsplash by Moritz Kindler

國健署今天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時鐘再快轉,民國109年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比108年快轉1秒。大腸癌蟬聯15年居10大癌症之首、肺癌次之,其餘依序為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

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

109年平均每4分19秒1人罹癌。國健署提供圖/109年平均每4分19秒1人罹癌。國健署提供

癌症發生人數多集中於50歲以上之族群,占83%

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但癌症發生人數多集中於50歲以上之族群,占83%;癌症發生人數增加以70-79歲較明顯;減少以50-59歲較明顯。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

大腸癌連續15年居10大癌症之冠,確診人數達1萬6829人

綜觀10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確診人數多達1萬6829人;其次依序為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除了胃癌與皮膚癌、子宮體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序位互換,其餘排序與108年相同。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5年排名第一。國健署提供圖/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5年排名第一。國健署提供

男性10大癌症,前三位分別大腸癌、肺癌、口腔癌

109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893人,109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6.2人,較108年減少9.2人。

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8年序位相同。

女性10大癌症,前三位分別為乳癌、肺癌、大腸癌

109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86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92.8人,較108年增加0.1人。

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與108年相比較,皮膚癌及子宮頸癌往後至第9、10位,胃癌往前至第8位,其餘序位與108年相同。

109年台灣男女性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國健署提供圖/109年台灣男女性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國健署提供

甲狀腺癌、皮膚癌4癌無篩檢建議,身體覺察異常及早就醫診治

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甲狀腺癌、皮膚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子宮體癌的無症狀者進行篩檢,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以下異常症狀,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甲狀腺癌: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吞嚥困難。

皮膚癌:皮膚局部隆起小結節、隆起的鱗狀硬塊。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局部或全身如頸部、腋下、鼠蹊等表淺淋巴腺無痛性腫大。

子宮體癌:不正常的出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長期持續性出血、月經長久不來後突然大量出血或者停經後的出血。

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甲狀腺癌、皮膚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子宮體癌的無症狀者進行篩檢,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以下異常症狀,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國健署提供圖/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甲狀腺癌、皮膚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子宮體癌的無症狀者進行篩檢,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以下異常症狀,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國健署提供

大腸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善用五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依WHO及實證醫學證明,五項防癌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如下:

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對於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風險。

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

乳房X光攝影檢查:每2年1次乳房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依據國際研究實證,LDCT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

5項癌症可降低晚期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國健署提供圖/5項癌症可降低晚期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國健署提供

國民健康署五癌篩檢服務

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大腸癌: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乳癌: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

肺癌: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2)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備註),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

癌症篩檢異常者請儘早診治定期追蹤。國健署提供圖/癌症篩檢異常者請儘早診治定期追蹤。國健署提供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除了配合政府相關防疫措施外,凡是符合癌症篩檢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加篩檢。相關資訊可至全國癌症醫療院所查詢及接受篩檢,或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以確定是否符合篩檢資格,相關篩檢訊息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進行查詢。

如果檢查結果為異常,也不要慌張,應儘速至醫療院所進行複診,掌握自我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看更多》台灣癌逝率高於全球!每4分鐘19秒一人罹癌,五大癌症排名、預防、治療方式一次看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