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全球防堵中國解封後疫情?一文看各國對中國入境旅客因應措施 | 健康遠見
Omicron

全球防堵中國解封後疫情?一文看各國對中國入境旅客因應措施

全球防堵中國解封後疫情?一文看各國對中國入境旅客因應措施 全球防堵中國解封後疫情?一文看各國對中國入境旅客因應措施。Unsplash by Shengpengpeng Cai

中國解封全球忐忑?中國自12月初公布優化防疫新10條措施,放棄動態清零後,COVID-19確診人數大增。但當局卻於26日接著宣布,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入境隔離措施,將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不少國家也憂心,中國旅客湧向海外恐造成新一波疫情擴散,甚至重演3年前農曆春節情況,紛紛宣布因應管制措施。事實上,一架於12月26日降落義大利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班機中,就有高達52%中國入境旅客的篩檢都呈現陽性。

中國宣布邊境解封,出國簽證、國際機票搜索量瞬間激增

隨著中國宣布對疫情防控鬆綁,且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12月26日發布通知,宣布明年1月8日將COVID-19從「乙類甲管」調降為「乙類乙管」,並將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取消入境集中隔離後。

根據媒體報導,12月27日凌晨中國搜尋平台上有關出國簽證的搜索量瞬間暴增10倍,國際機票的搜索量也瞬間激增8.5倍。

中國疫情有多嚴重?一中國赴義大利航班快篩陽性率達52%

根據義大利《共和國報》(la Repubblica)報導,倫巴底(Lombardy)當局於12月28日指出,約半數來自中國旅客的篩檢結果呈現陽性。

在12月26日抵達米蘭─馬爾彭薩機場(Milan Malpensa Airport)的2個航班中,第一架班機92名乘客有35人陽性(38%),第二架班機120名乘客有62人陽性(52%)。

迎中國解封潮,對中國入境旅客加嚴檢疫?多國現況一次看

而隨著消息傳出,鑑於中國防疫鬆綁後染疫人數大增,也讓全球多國繃緊神經,紛紛祭出相關因應管制措施。就是希望能在新一波疫情擴散前有效防堵,以下整理各國近日宣布的相關限制措施及反應。

台灣:

昨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因應中國疫情升溫且資訊不明,且已有多國針對中國入境加嚴檢疫措施,除維持現行不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外。

自2023年1月1日起至1月31日,搭乘中國4個直航航線班機(不含港澳),以及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來台旅客,皆須於機場、港埠接受唾液PCR採檢,檢驗後返回住所執行0+7天自主防疫,採檢結果陽性者依規定進行「5+N」居家照護與自主健康管理。

日本: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12月27日宣布,為避免日本遭中國急速擴大疫情波及,從12月30日起,強化對中國入境人士的邊境管制措施。

具7天內中國本土旅遊史的所有旅客,必須在入境日本時接受病毒篩檢,如果篩檢陽性且有症狀者必須在隔離設施(如飯店)內隔離7天,無症狀者也要隔離5天,且將針對所有陽性患者實施基因定序。

另往返中國的航機在增班方面也將受到限制。日本外務省宣布,自30日起來自中國、香港及澳門的航班,只可降落在東京成田、東京羽田、大阪關西及名古屋中部4個機場;即沒有直航機來往香港與北海道、福岡、沖繩等日本機場。

不過,日本國土交通省29日宣布修正,只要機上沒有具7天內中國本土旅遊史的乘客,香港航班仍可直飛那霸等3座機場。

韓國:

韓國疾病管理廳於12月21日宣布,自12月16日起將中國列為「檢疫查驗重點國家」的名單中,對來自中國的入境旅客將加強入境篩查力度,採取較嚴標準。但韓國疾病管理廳也強調,此措施並非入境限制,而是在韓國仁川機場的入境檢疫階段,針對「感染風險高、且需要集中管理」者加大入境篩查力度。

據韓媒報導,來自「重點國家」的入境人員若體溫超過37.3度,就須與同行人員一同接受核酸檢測。韓國防疫部門會綜合考慮境外輸入病例數、各地確診病例數、出入境遊客增幅等因素,以每週為單位調整「檢疫查驗重點國家」名單。

根據韓國疾病管理廳資料,從去年2022年12月29日至今2023年1月4日,近一週從海外移入COVID-19境外移入案例共計587例,其中41.9%從中國入境韓國,占比較去年11月的1.1%大幅提升。保健福祉部部長曹圭鴻於1月4日指示,不可放鬆警戒,須全力防堵中國疫情波及韓國。

香港:

面對中國疫情升溫,香港社會近日也傳出,擔心農曆春節前後會有大批中國旅客來港,加劇香港疫情又或出現搶購藥物、湧到公立醫院就診,加重醫療負擔的聲音。

港府昨28日公布,將對從海外及中國抵港人士的要求統一,在抵港或登機前24小時內都要做快篩,或48小時內做核酸檢測等。

不過,現階段香港仍限制海外入境者沒接種疫苗不能赴港,但對中國無此要求。對此,香港行政官表示,將先觀察本次統一來港旅客檢測要求對疫情的影響,再作檢討。

新加坡: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於12月28日的報導指出,新加坡衞生部目前不會調整以從中國入境旅客為對象的防疫管控措施,但會密切留意全球疫情,並在必要時作出調整。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衛生部長扎麗哈(Zaliha Mustafa)於12月30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所有海外入境旅客,,包括由中國入境者都須接受發燒檢測。如被偵測到發燒或自我申報有發燒症狀將被送至隔離中心觀察,若懷疑是COVID-19確診者,將進一步採檢。

另外,馬來西亞表示,也將採集來自中國航班的汙水樣本進行PCR檢測,若採檢結果為陽性,將進行基因定序,以利及早發現進到馬來西亞的新變異株。

印度:

印度於12月23日出現首例自中國入境者確診COVID-19個案,引起民眾恐慌。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隨後宣布,來自中國、香港、日本、泰國和韓國的國際旅客,必須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且抵達印度時若出現症狀,或是核酸檢測呈陽性者將被隔離。 

菲律賓:

菲律賓交通部長包蒂斯塔(Jaime Bautista)於12月28日表示,「如果中國有很多COVID確診病例,我們應該非常謹慎,對自中國入境菲國的旅客多加留意。」並贊成對來自中國的入境人士實施防疫措施,包括採檢,但非禁止入境。

美國: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於12月29日宣布,為防範COVID-19新變種病毒入侵,加上考量中國疫情資訊欠缺且不透明。自美東時間2023年1月5日凌晨0時1分起,所有來自中國、香港或澳門的2歲以上旅客,一律須出示搭機前2日內陰性證明,或乘客在過去90天內已康復的證明。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於12月31日表示,自1月5日起將要求自中國、香港及澳門搭機入境加拿大的2歲以上旅客,都必須持有出發兩天前的COVID-19檢測陰性證明。

除了檢測陰性證明外,在出發前10天至90天內曾確診過的旅客,可向航空公司提供證明檢測陽性的文件,可取代陰性檢測結果。

並強調,這樣的措施是「因應COVID-19確診病例在中國急速上升,且考量到與這些病例相關的流行病學與病毒基因定序資料十分匱乏」,這項規定將於1月5日生效,並於30天後重新評估。

加拿大政府同時表示,也將檢測所有降落在多倫多或溫哥華的國際航班的廢水,以監控新的變異病毒株。

英國:

英國於12月27日宣布,將停止公布計算COVID-19疫情在人群之中傳播速度的「R值」。英國衛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首席數據科學家華金斯(Nick Watkins)也於12月27日透過聲明表示:「如今疫苗和治療已讓我們得以進入與COVID-19共存的階段,觀察規模雖縮小,但仍透過不同指標數字密切監控,因此不再需要公布這個特定數據。」

英國政府表示,自1月5日起,所有從中國前往英國的旅客必須在登機前提交COVID-19陰性檢測證明,並將對抵達的旅客進行「抽樣檢測」,以監測可能出現的新型變種病毒。

義大利:

義大利衛生部長斯基拉奇(Orazio Schillaci)於12月28日表示,因應中國COVID-19確診病例暴增。義大利規定強制,對所有來自中國的入境和過境旅客強制進行篩檢,並進行相關的病毒定序,且至少持續到2023年1月30日。

德國:

德國衛生部長勞德巴赫(Karl Lauterbach)於1月5日表示,德國正在修改來自中國旅客的入境規定,未來至少需要進行一次COVID-19快篩測試並呈現陰性才能入境,並將擴大檢測來自中國航班的廢水。

法國:

法國總理柏納(Elisabeth Borne)表示,從1月1日開始,所有從中國入境法國的旅客皆須配戴口罩,並準備在抵達時接受隨機檢測。自1月5日起,所有從中國入境法國的旅客皆須出示搭機前48小時內進行的PCR陰性或抗原快篩證明。

西班牙:

西班牙衛生部宣布,中國入境旅客須出示COVID-19採檢結果陰性或疫苗完整接種證明。

瑞典:

瑞典衛生部長福斯梅德(Jakob Forssmed)於1月5日告訴媒體:「瑞典政府今天上午決定對從中國入境瑞典的旅客,實施暫時性限制。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前先提供COVID-19陰性證明。」

歐盟:

歐洲聯盟(EU)專家危機會議於1月5日決定,「強烈鼓勵」歐盟各國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採檢COVID-19。根據歐盟理事會主席國瑞典發布的聲明,這場會議中也建議往返中國的旅客佩戴口罩、歐盟各國對入境旅客執行隨機採檢,並檢測來自中國班機的廢水。

澳洲:

澳洲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於1月1日表示,自1月5日起,來自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旅客入境前須出示COVID-19陰性採檢證明,理由是澳洲無法自北京當局取得中國這波疫情的「完整資訊」,及目的在於「保護澳洲免受潛在新變異病毒侵襲的風險」、「掌握中國疫情迅速發展情勢」。

紐西蘭:

紐西蘭COVID-19應對部長維羅爾(Ayesha Verrall)於1月4日表示,儘管中國COVID-19疫情嚴峻,但因「對紐西蘭公衛風險很低」,不會對從中國入境旅客實施強制採檢。

維羅爾同時表示,紐西蘭政府將於未來數週內實施隨機抽測制度,對自願者進行檢測,也考慮對入境班機的廢水進行檢測。

摩洛哥:

北非國家摩洛哥於12月31日宣布,自1月3日不論國籍為何,徹底禁止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直至另行通知,「以避免摩洛哥出現新一波感染及其他後果」。

卡達

卡達通訊社(QNA)於1月2日報導指出,卡達政府將從1月3日起,開始要求自中國入境的旅客提供出發前48小時內的COVID-19陰性檢測證明,無論旅客是否有接種COVID-19疫苗。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