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別小看膕繩肌「腿後肌拉傷」!圖解6招伸展訓練、預防傷害方式 | 健康遠見
運動傷害

別小看膕繩肌「腿後肌拉傷」!圖解6招伸展訓練、預防傷害方式

別小看膕繩肌「腿後肌拉傷」!圖解6招伸展訓練、預防傷害方式 別小看膕繩肌「腿後肌拉傷」!圖解6招伸展訓練、預防傷害方式。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膕繩肌,又名腿後肌的運動傷害是足球最常見的運動傷害成因之一,受傷之後也常造成球員長時間無法競賽或訓鍊:1990 年代後期麥可·歐文(Michael Owen)是利物浦和英格蘭隊有名的前鋒,然而19歲的時候一場比賽造成右腿膕繩肌肌腱1/3嚴重損傷,他曾回憶自述自從這個傷害發生後,因為肌力下降又陸續讓他造成其他傷害,錯失了成為英格蘭最強射手的機會。巴塞隆納曾以 1.05 億歐元簽下的烏斯曼·登貝萊(Ousmane Dembele),2020年在代表加泰羅尼亞球隊西甲出賽時腿後肌肌腱嚴重撕裂,需要手術,造成六個月無法比賽。 

為了防範這樣的問題不斷發生,許多預防性的訓練計劃逐漸獲得球團重視,包括北歐式腿後彎舉訓鍊(Nordic hamstring exercise)、「FIFA 11+」訓練(包含十五個訓練動作,包含核心肌群訓練、大腿離心訓鍊、本體感覺與動態穩定、先伸展然後快速強力收縮的增強式訓鍊)。

最近權威運動醫學期刊《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發表了一項有效預防傷害的訓練計畫「Knee Control」,以下和大家介紹這個訓練方式: 

1.單膝蹲運動:

保持骨盆在水平正中位置,髖關節穩定,承重腳膝蓋對準角尖,非承重腳在前,髖膝微彎。

難度1:手插腰(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單膝蹲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單膝蹲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2:手持掃把(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手持掃把。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手持掃把。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3:左右掃地(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左右掃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左右掃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4:前後掃地(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前後掃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前後掃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2.骨盆抬升運動:

躺姿抬起骨盆,骨盆與軀幹平行,保持背打直。

難度1:雙腳在地上(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骨盆抬升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骨盆抬升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2:雙腳在凳子上(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雙腳在凳子上。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雙腳在凳子上。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3:單腳支撐,另一腳打直抬高並外開(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單腳支撐,另一腳打直抬高並外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單腳支撐,另一腳打直抬高並外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4:單腳支撐,另一腳打直撐牆(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單腳支撐,另一腳打直撐牆。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單腳支撐,另一腳打直撐牆。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3.雙膝蹲運動:

背打直,雙腳與肩同寬,腳板不離地,膝蓋對準腳尖,蹲下彎屈膝蓋到90度。

難度1:手插腰(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雙膝蹲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雙膝蹲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2:手打直,持掃把前伸(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手打直,持掃把前伸。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手打直,持掃把前伸。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3:手打直,持掃把舉高(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手打直,持掃把舉高。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手打直,持掃把舉高。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4:手打直,持掃把舉高,先墊腳再蹲下(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手打直,持掃把舉高,先墊腳再蹲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手打直,持掃把舉高,先墊腳再蹲下。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4.平板運動:

以手肘和下肢支撐身體,手肘在肩膀下方,彎曲手肘90度,撐起身體後保持全身打直,髖關節不彎曲不伸直。

難度1:膝蓋碰地,彎膝蓋抬起雙足(維持15-30秒)

平板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平板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2:膝蓋離地,腳尖支撐,打直全身(維持15-30秒)

膝蓋離地,腳尖支撐,打直全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膝蓋離地,腳尖支撐,打直全身。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3:2,並輪流抬起雙腳(維持15-30秒)

如2,並輪流抬起雙腳。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如2,並輪流抬起雙腳。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4:以足部與前臂支撐起側平板,手肘在肩膀下方90度彎屈,另一手平貼身體側邊,抬離地面後短暫支撐維持數秒,再慢速降低身體回到地面(5-10下)平板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平板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5.弓箭步蹲運動:

弓箭步蹲下,保持骨盆水平位置,蹲下時前腳膝蓋彎曲90度,身體不可左右搖擺。

難度1:手插腰,以弓箭步蹲姿勢向前跨步走(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弓箭步蹲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弓箭步蹲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2:手持掃把,以弓箭步蹲姿勢向前跨步走(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手持掃把,以弓箭步蹲姿勢向前跨步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手持掃把,以弓箭步蹲姿勢向前跨步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3:2,並在蹲之前先墊高雙腳(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如2,並在蹲之前先墊高雙腳。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如2,並在蹲之前先墊高雙腳。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4:2,並在蹲下後,轉身朝向前腳方向(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如2,並在蹲下後,轉身朝向前腳方向。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如2,並在蹲下後,轉身朝向前腳方向。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6.跳躍落地運動:

落地時保持落地輕巧,整個過程軀幹和膝蓋保持穩定不晃動。

難度1:手插腰,單腳微蹲後向前跳,同腳落地,保持同一姿勢向後跳回原地(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跳躍落地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跳躍落地運動。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2:雙腳與肩同寬,向前跳兩步,第三步向前跳後以單腳輕巧落地;兩腳交替(訓練次數:8-15下/每組,共三組)

雙腳與肩同寬,向前跳兩步,第三步向前跳後以單腳輕巧落地;兩腳交替。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雙腳與肩同寬,向前跳兩步,第三步向前跳後以單腳輕巧落地;兩腳交替。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3:如二,第三步跳起90度轉身,並以單腳落地;兩腳交替(訓練次數:5下/每組,共三組)

如二,第三步跳起90度轉身,並以單腳落地;兩腳交替。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如二,第三步跳起90度轉身,並以單腳落地;兩腳交替。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難度4:側向跳,以單腳交替落地,同時左右掃地(訓練次數:5下/每組,共三組)

側向跳,以單腳交替落地,同時左右掃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圖/側向跳,以單腳交替落地,同時左右掃地。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提供

作者

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 林杏青醫師

圖片示範:JJ.Physio 李冠頡骨科物理治療  李冠頡 

(※本文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授權提供 )

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 SMA官網:台灣運動醫學學會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