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很多成功人士,他們有的是商人,有的是政治家、藝術家、明星、運動員,我發現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不是金錢,不是出身、學歷,甚至不是智商、情商,而是精神熵!
精神熵包含五種原力,這五種原力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成功。
第一種原力是信念力
即運用信念的力量,你是否相信未來,能否運用你內在的能量,能否運用願景的力量。
成功的人信念力都很強,強到可以感染別人,能夠讓別人追隨他的信念,這就是領袖。領袖不一定要親自上場,但他有極強的信念。
讓自己完全相信一件事能做成,相信某一種力量,相信某一種結果,都會讓你的內在精神世界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人的內在如同一套軟體系統,人的骨骼、神經、器官等如同硬體系統,軟體系統的偵錯和優化,能把硬體系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第二種原力是自我驅動力
是你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自我負責、自信、抽離自我去觀察和修正自己的力量。
自我驅動力強的人有個特質,就是慎獨。他不需要別人監督,而可以自我監督、自我修復和調整。有了目標以後,他會多加思考,不斷提升自己。自我驅動力能夠確保一個人不停地成長、修復自己。
我們在未成年的時候有監護人、老師管理和教導我們,但是成年以後,這些約束力減少了,自我驅動和自我監督的力量之不同,導致人的差異開始加劇。
每天的時間是用在放縱、享樂、躺平上,還是用在朝自己的未來目標努力上,短時間內的區別是不大的。但是,把時間拉長到數年、數十年,就會發現人和人之間巨大的、無法追趕的差距。
第三種原力是意志力
是表達自己的目標、感想、願景,去實現目標,對抗壓力和挫折,敢於冒險,對抗逆境,能夠感染、影響、感召別人的力量。
意志力堅強的人不會被逆境、失敗和別人的眼光打倒,因為他們是以自我內在為中心的。
第四種原力是專注力
是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能夠投入、聚焦,心神不散,有持久的熱情的力量。
這也是米哈里所說的心流,即當我們從事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達到忘我的境地。這種忘我是帶來享受和快樂的,能夠使我們忘掉其他所有的東西,沉浸其中。當你有這份專注力的時候,你做什麼事情都能夠成功,你會變成專家,因為你投入其中,你會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每天帶著痛苦、功利的心態迎接生活和工作的人,很難變得卓越,因為這只是一種苦行般的折磨。相反,帶著喜悅、專注、無窮的樂趣,才能真正地成就一個人。
圖/當一個人的五大原力都平衡發展時,他一定會成功,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第五種原力是修復力
是自我管控、自我約束、自我調整、自我激勵,使人保持情緒平衡、人格穩定的能力。
修復力確保人基調穩定,不會被一些小挫折打敗,不會因為一些觀點而垮掉。對於自我修復力強的人,每次的挫敗都會讓他變得更強。如同希臘神話裡的安泰,每次倒地都能吸取大地的能量,變得更加強大。
當一個人的五大原力都平衡發展時,他一定會成功。
那麼,如何運用這五大原力呢?眾所周知,在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都有兩種力:
一種是上升的力,我們吸取外界的能量,讓自己變得更好,讓精神熵的五大原力得到持續的滋養和平衡。
另一種是向下的力,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習性的地心引力」,當我們被這些負向的、混沌低端的能量拉扯的時候,我們的五大原力就會收縮。
你會不相信未來,覺得這個世界沒有辦法改變,信念力不足,失去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沒有辦法抽離自身、審視自己,變得更加從眾,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自我驅動力不足。
你會發現你沒有辦法設置目標,也根本不相信目標可以實現,就算勉強設定了一個目標,也堅持不了幾天,遇到挫折馬上就打退堂鼓,這就是意志力的退行。
你沒有辦法專注,書看不進去,心沒有辦法靜下來,唯一可以沉浸其中的就是那些消耗精力的娛樂事項,沒有辦法自我調整,沒有辦法自我激勵,情緒會暴躁、煩亂。
被貪婪、嗔恨、懷疑、憤怒等原始欲望牽引的時候,精神熵的五大原力會不斷縮小,精神熵會不斷增大,讓人拖延、焦慮、煩躁,強迫症似地不斷滑手機、上癮、暴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易怒、貪婪、嫉妒、懶惰、找藉口、失望、絕望等等,這些雜亂、混亂都是精神熵增大的表現。
(本文作者為知名心理學作家;原文刊載於《練習不想要:在過剩世界裡,我們要學會減法生活》/時報文化出版)
圖/《練習不想要:在過剩世界裡,我們要學會減法生活》書封/時報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