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年夜飯吃得好尷尬?婆媳過招好煎熬?心理師教你自救心法 | 健康遠見
心理學

年夜飯吃得好尷尬?婆媳過招好煎熬?心理師教你自救心法

年夜飯吃得好尷尬?婆媳過招好煎熬?心理師教你自救心法 好不容易盼到年假,一家人終於有時間團聚一堂。但家人間的緊張關係讓你心累嗎?photoAC

好不容易盼到年假,一家人終於有時間團聚一堂。但今年春假長達10天,婆媳關係讓妳心累嗎?或者,家人相聚之後湧上心頭的新仇舊恨,更讓你煎熬?《遠見on air》邀請臨床心理師曾心怡,教你如何面對年假時的家庭摩擦、如何因應。

過年常見的摩擦和焦慮

《遠見On Air》節目上,臨床心理師曾心怡(右)接受《遠見》副總編林讓均(左)專訪。邱祐慶攝影圖/《遠見On Air》節目上,臨床心理師曾心怡(右)接受《遠見》副總編林讓均(左)專訪。邱祐慶攝影

年前,臨床心理師曾心怡受《遠見On Air》邀請,由《遠見》副總編輯林讓均主持,聊聊過年焦慮的緩解之道。年前忙爆的曾心怡,發現近日許多民眾出現年節前的心理糾結,而她觀察過年團圓之前會感到焦慮,主要是三大原因: 

1.角色期待 

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過年,婆媳免不了要一起下廚,但幫忙的話,媳婦怕被婆婆下指導棋、婆婆也常不習慣媳婦在旁,如果話不投機該怎麼辦?但不幫忙的話,彼此氣氛會不會變更差呢?

而壓力爆表的媳婦對於丈夫也會有所期待,比如「明明是你的媽媽,為何你不自己應付?」這下子,不光是婆媳,就連同時身兼兒子、丈夫身分的男性,也好焦慮。

2.破冰氛圍 

難得可以坐下來好好吃頓團圓飯,大家難免會想:之前家人間有隔閡,這頓飯該怎麼吃才不尷尬?同聚一堂的機會難得,以往的誤會要不要破冰一下,趁機化解?哇塞,光是這樣想,就讓人壓力好大。

3.驗收成果 

年節親戚之間的問話常令人心煩,最常見的不外乎就是:工作薪水多少?有打算要買房子嗎?有計劃生幾胎嗎?根本就是在驗收人生成果、幫你催進度嘛!

延伸閱讀

過年親戚10大惱怒問話,完美話術請這樣回

我們該如何因應呢? 

和解不是來自一次的過年,而是來自生活中互動的累積。unsplash圖/和解不是來自一次的過年,而是來自生活中互動的累積。unsplash

曾心怡提到,年節期間的家人相處關係,或許可以當作一個「專案」來做計畫、預想拆解步驟。 

1.建立心態 

「首先,不要想著在過年團圓時可以一次解決所有問題!」曾心怡表示,因為對方的心態不見得已經準備好,「和解不是來自一次的過年,而是來自生活中互動的累積。」 

她建議,可以回歸本質來面對過年團圓。例如吃年夜飯,就好好吃頓飯、聊聊近況,問問:最近跟家人朋友的相處還好嗎?生活中有什麼有趣的事嗎?輕鬆翻過這一頁就好。

2.適當跳脫當下情緒

如果春節期間長時間相處,會令你尷尬緊繃,那不如找個藉口跳脫這個情境,也爭取心理空間來消化情緒。

例如可以對家人說「想帶小孩去公園走走」;或是安排家人間可以共同進行的輕鬆活動,如:一起看電影、追劇,有些家庭還乾脆擺上一桌,一起打個麻將,笑笑鬧鬧之間就把不愉快拋諸腦後。凡此種種都有利增加相處的和樂感。 

面對長輩連珠炮的攻勢,如何拆解?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心情,拉近彼此距離。pixabay圖/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心情,拉近彼此距離。pixabay

1.用分享和祝福來聊天 

可以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心情,拉近彼此距離,或是祝福對方身體健康、工作辛苦好好休息,表現會愈來愈好的。曾心怡強調,多一點耐心與傾聽,相信家人可以感受到你的關心。 

2.行前討論 

每個家庭狀況不同,媽媽妻子的需求也都會不同,很多時候「怕愈搞愈複雜」的不作為,大部分時間會被認為袖手旁觀,因此可以在行前先與另一半討論怎麼做比較好。先生可以問太太:當問起這個問題時,我需要幫妳說話嗎?還是保持安靜就好?或是妳覺得可以怎麼做? 

曾心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說:「XXX不是那個意思,你不要放在心上。」其實,這句話常一秒惹怒當事人,因為覺得自己的情緒無法被承認與理解,當然更無法轉念,沒有什麼安慰效果。

因此,不妨創造一些時空、單獨陪當事人聊聊。曾心怡舉例,丈夫若遇到婆媳糾紛,可以個別與妻子、媽媽聊聊,平時也可以個別製造一些小約會,例如單獨帶媽媽去喝個下午茶,讓媽媽覺得兒子還是在乎自己的,重溫了親情與安全感,這樣什麼事情就比較好談了。

新的一年,如何經營跟家人的關係? 

新的一年,學習好好經營跟家人的關係。pexels圖/新的一年,學習好好經營跟家人的關係。pexels

1.傳晚輩圖,在雙方心裡打卡 

曾心怡說,很多晚輩不喜歡長輩傳「長輩圖」,但這其實是長輩表達「我還健在」「我在關心你」的意思,她建議晚輩也自製「晚輩圖」來回傳,每天在彼此的心裡打卡、維持「我與你同在」的依附感

2.尋求專業的協助 

如果家庭問題真的太複雜,難以獨自開解,那就讓專業的來。曾心怡建議可尋求心理師或是身心科醫生的協助,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有機會跳脫出來,用全新角度看待事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每週鎖定收聽《遠見On Air》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