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最少不了的食物就是「湯圓」或「元宵」,但湯圓對老人家或有咀嚼吞嚥障礙的患者來說,是難吞的食物,過去也有一些國內外的案例報導是由於吞食湯圓(或麻糬類的食物),而造成氣管口梗塞甚至無法呼吸。因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咀嚼吞嚥團隊特別設計美味的「六福小湯圓」,除了運用多元食材的顏色增加視覺感、提高食慾,並調整湯圓質地,讓患者好咀嚼、好吞嚥、吃得更安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李雅玲部主任指出,一般市售湯圓質地較為Q彈或黏牙,因此吞嚥障礙者食用時,尤其需留意吞嚥的安全性問題。
而本次好吞湯圓的設計是以天然食材,如南瓜、木耳等調整水份及稠度,所有食材都會在均質後再運用食物塑型調整粉來穩定湯圓質地,增加入口滑順度,並運用圓形模型盒讓湯圓維持一致的適口大小,確保相對安全的吞嚥進食。
「六福小湯圓」除了使用機器攪打後調整蔬菜類之粗纖維,改善食材不易咀嚼的狀況之外,並特別選用六種不同的色彩的天然食材,包括:紫心地瓜、南瓜、深綠色青菜、胡蘿蔔及黑白木耳等6種,以增加如類胡蘿蔔素、多元植化素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攝取。
吃出湯圓新口味!湯底加入核桃、鮮奶換口味,營養又美味
同時湯底還加入核桃及鮮奶,以核桃特有之香氣及乳品的甜味來取代糖水,不僅提高了蛋白質及鈣質,更增添好油脂的攝取,達到營養加倍、色香味更俱全。
最後,也一併提供北市聯醫吞嚥團隊的「六福小湯圓」食譜,大家可以運用多彩食材,進行闔家湯圓DIY,繽紛好吞慶元宵!
好吞版湯圓不黏口,不需咀嚼,用舌頭跟上顎擠壓後送即可吞嚥。
圖/IDDSI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食物質地分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湯圓煮法有學問!好吞版湯圓做法、高鈣、高蛋白湯底這樣做
六福小湯圓食譜
1.材料(6人份):
南瓜20公克、紫色地瓜20公克、黑木耳20公克、白木耳20公克、紅蘿蔔20公克、綠色青菜20公克、糯米粉240公克、水120公克。
*備註:請依實際用餐人數,依比例調整份量。
2.作法:
(1)將南瓜、紫色地瓜、黑木耳、白木耳、紅蘿蔔、綠色青菜蒸熟後,加水分別打成汁。
(2)在每一種食材中,分別再加入糯米粉40公克揉成團狀,並搓成小湯圓。
(3)將各色小湯圓煮熟。
(4)取其中一種熟小湯圓40g加水80g及食物塑型調整粉3公克,加熱至80℃後,攪拌均勻,倒入圓形模型盒,冷卻脫模(各色湯圓依此步驟重複製作)。
(5)可依個人口味加入鹹或甜的湯底(需要使用增稠劑增稠至適合吞嚥)。
營養分析(1人份,6顆小湯圓):
熱量73.1(大卡)、醣類16.0(克)、蛋白質2.2(克)、脂質0.0(克)、膳食纖維0.3(克)
核桃牛奶甜湯圓食譜
材料(5人份):
核桃35公克、鮮奶500毫升、六福小湯圓(已塑型)30顆。
作法:
(1)先將核桃打成粉狀,加入鮮奶內攪拌均勻,可搭配增稠劑調整增稠至適合吞嚥。
(2)六福小湯圓(已塑型)加入核桃牛奶糊中即完成。
營養分析(1人份):
熱量167.5(大卡)、醣類21.2(克)、蛋白質5.6(克)、脂質6.7(克)、鈣100.0 (毫克)
IDDSI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
IDDSI食物質地分類標準
叉子壓力測試
拇指指甲會變白,叉子拿起具黏性。
輕鬆按壓不費力,叉子拿起不沾黏。
食物被擠壓並無法恢復原樣。
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叉子滴落實驗
比水稍微濃稠,比水要多一點力氣飲用。
從叉子縫隙中緩慢滴下或成線或成團滴下。
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本文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