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手機先食!好友聚餐,零基礎也能把美食拍得垂涎欲滴的4大關鍵 | 健康遠見
紓壓

手機先食!好友聚餐,零基礎也能把美食拍得垂涎欲滴的4大關鍵

一張好看的美食照,背後有許多眉角。
手機先食!好友聚餐,零基礎也能把美食拍得垂涎欲滴的4大關鍵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你進到餐廳,餐點送上來第一件事是什麼?我就是那種手機先食的人,特別是擺盤很漂亮、環境優美,加上光線良好,當然要為美食留下美照。(本文摘自《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一書,作者:王小路、艾格,以下為摘文。)

一張好看的美食照,背後有許多眉角,包含取景角度、光線、擺盤等等。

有些人覺得在餐廳很難拍出食物的美味,而我認為用手機拍攝食物,能否將食物拍得誘人,最關鍵的重點就是「光線的掌控」。通常我都在白天運用自然光拍攝,畫質、色彩比較自然。

一般來說,餐廳都喜歡用黃光,因為黃光可以讓人心情放鬆、愉悅,也讓食物看起來更加溫暖、美味,但也容易失去食物原本的色澤。尤其是晚上或是餐廳沒有自然光透進,很容易拍出一片黃的照片。如下面照片: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圖/《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

同一塊甜點,不同光線下,是不是差很多呢?左圖是在餐廳的黃光下拍攝,右圖是移到窗旁,利用白天的自然光塑造情境。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圖/《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

在窗邊還可帶到戶外的風景,有了前景、中景、背景,讓照片更有層次感。

一、不同角度的掌握

拍人物可以有不同角度,食物也不例外。我多半會建議學生,大膽嘗試遠、中、近不同的食物攝影角度,通常都會有意外的收穫。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圖/《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

距離適中,不僅可以拍出食物全貌,也能看到細節;超近距離拍攝,可以避掉不好看的背景,同時還能呈現出食物的紋理與食材細節。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圖/《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

主體距離手機較遠,帶出食物的全貌以及與背景的關聯性。(運用人像模式)。

二、正確的視角,凸顯主角

一般人拍攝食物,很習慣以45度角取景。建議大家拍攝食物也可以試著用90度角兩個角度,可以拍出不一樣的畫面。

俯視

從高處鳥瞰的拍攝方式,雖然食物會失去立體感,但可以將餐桌當作一幅畫作布置。若食物比較單純,將自己的手置入畫面中自拍,可讓畫面更有故事性。

俯拍食物,若嫌餐桌太空,不妨讓你的手入鏡。拿餐具、抓食物都可以,使畫面更豐富,也更有故事感。(參考下圖)

30-45度角拍攝

拍出食物擺盤,以及桌上的其他擺設、餐具、餐廳布置等等、拍出食物的擺盤、立體外觀或是帶出拍攝場所的氣氛。(參考下圖)

平視

鏡頭約與食物高度平行,聚焦在食物本身,拍出主體的厚度、層次感,可帶到部分背景。

三種視角可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可以視當下環境、燈光決定,更重要的是「拍攝重點是什麼」。如果桌上有好幾道菜,但主菜是牛排,那麼就該把拍攝重點擺在牛排上,其他食物可以成為背景、陪襯。

鏡頭與食物高度平行,平視聚焦在食物本身,能拍出主體的層次感,也可帶出背景。(參考下圖)

俯視/30-45度角拍攝/平視三種拍攝視角(《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圖/俯視/30-45度角拍攝/平視三種拍攝視角(《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

三、拍攝角度也要觀察場景燈光而定

很多餐廳會使用投射燈,或是設置燈光在餐桌上方,這種情況下就不建議俯拍。因為光線從上方直射,手機拍攝食物就有陰影。

另外,若遇到餐廳光線反差太大或燈光昏黃,白天我會移動到窗邊拍攝,或是在餐桌移動一下食物位置,讓光線斜照在食物上,避免食物陰影過多,反而無法表現出食物美味的樣貌。

四、進階教學:食物部分入鏡,更聚焦

有時候桌子凌亂或是想要凸顯除了食物之外的物品、營造氣氛,這時候我會選擇讓食物不全部出現。有人問我,這樣不會讓食物看起來少了什麼嗎?我認為,有時只拍局部,會更聚焦在食物的特色上,還能讓整體氣氛提升。

如下圖,我選擇讓整盤花生糖只有2/3入鏡,目的是特寫前面花生糖,再帶到後方的食材-虛化的花生,讓畫面更有層次感。

下方照片我撈起紅豆湯中的抹茶湯圓,咬一小口露出內餡,讓它微微流出,聚焦在湯圓上。

遇到食材在碗中並不明顯時,可以特寫凸顯食材。如下方照片中的馬鈴薯燉肉,在餐盤中並不明顯。但若拍攝特寫,可以拍攝2/3湯碗就好,整碗食物是不是更美味了。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圖/《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時報出版

《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花見小路の攝影美學——用手機拍出PRO級影像作品》,作者:王小路、艾格,時報出版圖/《零基礎OK!培養你的攝影眼:花見小路の攝影美學——用手機拍出PRO級影像作品》,作者:王小路、艾格,時報出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