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劉文正心肌梗塞病逝,享壽70歲!溫差大埋危機4情境、7徵兆別輕忽 | 健康遠見
心臟

劉文正心肌梗塞病逝,享壽70歲!溫差大埋危機4情境、7徵兆別輕忽

劉文正心肌梗塞病逝,享壽70歲!溫差大埋危機4情境、7徵兆別輕忽 劉文正心肌梗塞病逝,享壽70歲!溫差大埋危機4情境、7徵兆別輕忽。取自微博

編按:一夜翻盤,劉文正還活著!前經紀人夏玉順今16日向媒體表示,劉文正曾心肌梗塞,但最後救回來了,因不想被打擾而詐死,故意要夏玉順發他已經離世的消息,免得大家以為他還想要復出,現在身體狀況良好,人在拉斯維加斯。
雖然詐死疑雲引發爭議,但近來天氣變化大,劇烈的溫差變化的確容易增加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如未妥善預防、及時送醫,一不小心就可能傳出憾事。民眾除做好保暖防寒,更要避開4大情境,多留意身體變化,若出現異常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延伸閱讀

劉文正沒死!經紀人改口:人還活著,死訊是將計就計避免騷擾

1952年出生的劉文正是70、80年代台灣華語流行樂壇紅極一時的歌手,身高180公分、體態挺拔、長相斯文的他,不僅外貌出眾,戴帽子的招牌造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是許多人當時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更被譽為華語歌壇「偶像始祖」,代表作有《諾言》、《蘭花草》、《閃亮的日子》、《小雨打在我身上》等,更於1983年三度榮獲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

除此之外,除了歌唱事業外,劉文正更先後演出超過20部愛情文藝片,並於老三台時代先在台視主持「錦繡年華」,後在華視製作主持「劉文正時間」創下了82%的收視率,開創了電視綜藝節目的新里程碑。

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在獲獎隔年(1984年)便和唱片公司結束合約,淡出歌壇,至美國生活。雖曾於1986年底回到台灣,轉至幕後並成立飛鷹唱片,陸續培養出方文琳、伊能靜、裘海正、霍正奇、巫啟賢等藝人。但劉文正最終仍於1991年結束飛鷹唱片,至此正式移居美國,全面自演藝圈隱退,成為「永遠的白馬王子」,讓所有歌迷無限懷念。

僅次惡性腫瘤!心臟疾病為國人第二大死因,奪走2萬餘人性命

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為國人第二大死因,一年奪走2萬餘人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其中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心臟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較常見於中壯年族群,另心絞痛、心肌梗塞是最常見的冠心病,也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肌梗塞屬「冠心病」一種,為造成猝死主要原因之一

但到底什麼是心肌梗塞呢?心肌梗塞屬於「冠狀動脈心臟病」,也就是俗稱「冠心病」的一種,而冠狀動脈為人體主要供給心肌血液的一條重要動脈。

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失去原有的彈性,管壁變厚、變硬,內腔逐漸變窄或堵塞,造成血液不易流通,便會讓心臟肌肉因為缺血而壞死。心絞痛、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這些人是冠心病高危險群,日常生活謹記6招趨吉避凶

既然如此,想要預防冠心病發生該怎麼做呢?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除遺傳基因、種族、年歲增高等難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抽菸、A型性格、家族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史及更年期後之女性都是潛在的高危險群族之一。

且值得注意的是,國民健康署統計分析發現,40歲以上民眾有1/4 (25.2%)血脂異常、1/5(21.2%)血壓高,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48.48%),這些高於標準值的異常正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若民眾飲食攝取上又偏向高油、高糖、高鹽,長期累積的不良生活習慣,更容易產生血壓、腰圍及體重等生理數值超標的健康問題,除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提高外,冠心病可能已經悄悄的找上門。因此想要降低冠心病發生的可能,日常生活學會以下6大趨吉避凶方式非常重要:

1. 天天量血壓:

居家血壓是最有效指標,應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2. 養成運動習慣:

每週3-4次、每次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

3. 體重控制:

BMI 維持在18.5-24,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

4. 戒除菸、酒: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過去所出版的菸害報告亦指出,男女性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5. 少油、少鹽、少糖:

以蒸煮取代油炸類食物(如:炸雞)、以白開水取代飲料、減少吃甜食及減少鹽分攝取。

6. 避免久坐:

能站就不要坐,每日如久坐1小時以上,應起身伸展活動,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風險。

居家血壓是最有效指標,應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居家血壓是最有效指標,應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慎防冠心病發生,注意4大情境避免陷入險境

除了從日常生活飲食下功夫外,更要提醒以下情形是比較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心絞痛的情境,民眾平時也因多加留意,盡量避免陷入險境。

1. 運動或用力提重物的時候

如果平常沒有運動的習慣,突然間快速跑步或運動量過大或用力提重物的時候就容易發生心絞痛的情形,例如:爬坡或上樓梯的時候。

2. 酒足飯飽之後

酒足飯飽的大餐之後,血液大量分布到腸胃道消化食物,因冠狀動脈發生阻塞或硬化,以致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到心臟肌肉,容易發生絞痛,尤其在冬天,暖飽之後外出,更容易產生悲劇。

3. 在很冷或很濕熱的天氣下外出

一篇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的研究就發現,氣溫每降低1℃未來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2%,且以溫度降低後的前14天危險性最高。

4. 急遽的情緒變化

壓力太大或情緒起伏劇烈,受到驚嚇的時候。

出現這些異常速就醫!冠心病7典型症狀一次看

急性心肌梗塞、心絞痛主要的症狀是突發嚴重胸痛,但也有部分病人是無痛性的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性而輕忽了其他表徵,進而延遲就醫時間,因此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的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檢查。

1. 左邊的胸前部位感覺疼痛或緊縮,喘不過氣,這些症狀持續數分鐘。但每個人發作的感覺可能都不太一樣。例如:有人可能會有燒灼感,有的人十分倦怠;有的人會有消化不良或上腹痛的感覺。

2. 有時會併有喉嚨緊緊的、口角麻麻的症狀。

3. 胸痛會擴散到肩部,頸部,上臂(尤其是左手麻麻的症狀),下頷或上腹部。

4. 胸部極不舒服,同時伴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暈倒,盜冷汗,噁心,嘔吐或呼吸困難。

5. 上述情形往往發生在運動、生氣、情緒激動或心情緊張情況。

6. 症狀一般持續約2~5分鐘左右,最長不超過20分鐘。

7. 經休息後症狀可能迅速消失。但是也有可能第一次發作就很嚴重甚至於死亡。

不是每次發作都會有以下所有的症狀,有時會反覆發作,假如有以上某一個或某些個症狀發生,千萬不能等待,一定要分秒必爭到醫院去接受心臟科醫師的診斷、檢查和治療,愈快治療愈有效。

參考資料:

冠心病是沉默的殺手 3步驟輕鬆掌握風險

認識冠心病

春寒乍暖溫差大埋危機!國民健康署提醒:長者及心血管病人注意保健!

Bhaskaran K, Hajat S, Haines A, et al. Short term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time series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Myocardial Ischaemia National Audit Project (MINAP) registry. BMJ2010; 341: c3823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