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睡眠不足,加速腦部老化
當我們躺在床上漸漸地進入夢鄉,代表著「淺層睡眠」(「非快速動眼睡眠期」的第一、二期)就此展開,全身的肌肉也會逐漸放鬆,心跳、呼吸跟著變慢,然後隨著血壓、體溫逐漸下降,我們的睡眠便緩緩進入所謂的「深層睡眠」,又名「慢波睡眠」,即「非快速動眼睡眠期」的第三、四期。
在所有週期循環裡,就屬這個階段的睡眠特別重要,每晚的深層睡眠只需達到兩個小時,甚至短短90分鐘,即可獲得充分的休息,修復腦部與身體的機能,恢復體力,也因此「深層睡眠」又常被稱作「黄金睡眠期」。
現代人壓力大、睡眠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深層睡眠是否足夠,而隨著年紀的增加,睡眠時間逐年縮短,深層睡眠也隨之減少,但當深層睡眠大幅減短時,我們的腦部和全身系統便會急速老化,同時也會導致許多疾病的發生。
多夢是睡眠品質惡化的警訊
談到睡眠,就不得不提到「作夢」這件事。研究睡眠醫學十多年來,常常有親友、學生詢問我一些有關夢的問題,例如「昨晚夢到家裡失火,是否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夢到自己牙齒掉光,是否表示近日內會有至親過世?」到底人類為什麼會作夢?夢境裡的內容有什麼涵義?這是大家感到好奇的。
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曾說:「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捷徑。」它可以誠實反映出我們心中的潛意識;也有學者提出作夢的主要功用之一,是幫助我們清除腦中的垃圾和處理壓力,而噩夢則是我們透過大腦這個虛擬環境,預演如何處置危險情況。由於我們常常被噩夢嚇醒,相較之下,對於噩夢的記憶會比美夢要來得深、也比較不容易忘記。
雖然無論古今中外,各家學派對「夢」的解釋不盡相同,但從科學實證的觀點來看,「夢」是一種神經作用,「作夢」就是大腦重整我們的記憶的過程,透過「夢」把不愉快的事情慢慢地排除,鞏固愉快美好的記憶。另外,夢境也是腦神經在重組過程中產生的現象。
大部分的夢境內容都是荒誕不經,沒有多大意義的,更無需擔心夢境中的事件會在現實世界中發生,而且即使出現,也只是純屬巧合。夢就是夢,千萬別和現實混淆不清。
當我們開始作夢時,就表示睡眠週期已經進入到「快速動眼睡眠期」。以每晚經歷四到五個區間的「快速動眼睡眠期」來說,我們睡覺時其實作了許多夢,但只要直接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並且經過「深層睡眠期」,大部分的夢境都會被自動遺忘,隔天早上醒來完全不復記憶,還以為自己前一晚沒有作夢。相反地,如果我們在「快速動眼睡眠期」直接被叫醒或吵醒,才有可能記得當時的夢境,所以多夢也間接顯示睡眠品質不佳的現象。
人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實當我們睡得不夠熟,以及睡眠被外界或夢的本身所干擾時,才會記得自己曾作過夢;如果覺得自己常常作夢,或是對夢境記得一清二楚,那就要特別小心了,因為這就是睡眠品質惡化的警訊。
(圖片來源:flickr Greencolander)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本文刊載於《救命睡眠》一書/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健康出問題,都是「睡不好」惹的禍!睡眠醫學權威教你如何睡出健康的祕訣
書籍簡介
●睡眠是身體自我修復的黃金時間,睡眠不足會加速腦部老化
●失眠、睡不好會提高罹患各類慢性病及癌症的機率,等同慢性自殺
●多夢、打鼾、沾枕即睡,其實是睡眠品質惡化的警訊
●午睡超過一小時,死亡率會增加32%
●安眠藥無法根治失眠問題,反而會導致健忘及記憶力衰退
瞭解更多內容:《救命睡眠:睡眠醫學權威教你如何睡出健康的祕訣》(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