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總是會問我,有沒有神奇的藥物,可以讓他們恢復高中或大學時期的身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最常被詢問的藥物。
1990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有一篇文章指出,生長激素可以逆轉老化的現象。由於這是很有地位的醫學期刊,很多人馬上把生長激素當成回春水一樣。現在也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產品,宣稱可以讓人變年輕,從昂貴的處方生長激素注射針,到藥房的成藥都有,都宣稱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
但是,有用嗎?
生長激素是由腦下垂體腺自然分泌,這個小小的分泌腺位於大腦下方。小孩需要生長激素才能好好發育,長高成人。如果有腦下垂體的疾病,就成人來說,會有生長激素缺乏症,造成體力差、體脂肪增加、淨骨質密度減少、心臟毛病、胰島素抗性等。這些情況聽起來跟老化會出現的變化很像,對吧?
事實上,當人年紀變大,生長激素自然會減少,所以研究人員會這麼猜測是有道理的:如果能增加生長激素,可能就可以翻轉老化的變化。嗯,看起來雖然有道理,但並不一定真的有道理。
雖然生長激素可能會讓肌肉變大,但不能增加肌力或改善肌肉的能力。如果是肌力訓練再加上生長激素,效用和只有肌力訓練差不多。
生長激素可能有相當嚴重的風險,它可能會使心臟異常肥大,並傷害肝臟和甲狀腺。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更了解生長激素和老化之間的關係,但就目前而言,除非你有腦下垂體腫瘤,以致造成生長激素缺乏症,否則別亂用生長激素。
維持體型,有四個撇步
一、每天至少吃一份水果和蔬菜。我知道啦!飲食指南上都會說,要吃更多水果和蔬菜。可是我發現,因為有太多不同的建議,還有多少量算一份,導致大家都很困惑,後來就乾脆什麼水果和蔬菜都不吃。所以,比較可行的建議是:盡量做到每天都吃一種水果和蔬菜,吃更多當然更好了。
二、每週量一次體重。大家都會估計自己多重,但通常都會猜錯。我希望我的病人實際體重和他們估計的一樣,但是很抱歉,大部分的病人都低估了自己的體重,相差範圍在2.5公斤以上。研究顯示,每週量一次體重的人,比較可能維持健康的體重。
三、每週至少做兩次肌力訓練。隨著年齡增加,光做有氧運動還不夠。你還要舉重,或是用你自己的體重訓練,維持肌肉質量、避免骨質流失。如果你只要做一種運動,那就做伏地挺身,但是一次要做50到100下!
四、每年做體檢。請醫生檢查你的血糖值、腎功能、血脂狀況(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脂)。
(原文刊載於約翰‧懷特John Whyte《醫生,我這樣正常嗎?》一書/大是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