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誰偷走了孩子的好奇心? | 健康遠見
人際

誰偷走了孩子的好奇心?

【大雁出版基地】
誰偷走了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在剛一出生時就擁有無限的好奇心。起初,嬰兒在看到色彩明亮的物品、聽到母親聲音的細微變化、或者看到出現在他們視野中的任何東西時,都會興奮不已。他們從不缺乏興趣,可以一連數小時盯著旋轉的風扇看個不停。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各種感官得以發展,好奇和興奮也隨之擴展,會進一步嘗試探索外面的世界,甚至相信每個壁櫥和每個抽屜裡都隱藏著值得探索的神秘之物。生日和節日禮物包裝盒在他們眼中與禮物本身一樣有趣。兒童尋求著對這個複雜世界的更深刻理解,而遊戲就是他們認識未知事物的好機會。

但是這種充滿天真和勇氣的探索過程卻困難重重。社會成為一大阻礙,為人們設置了沒完沒了的規則和規定,嚴重抑制了好奇心的發展。大人們不停地教導孩子:現在就做,有問題以後再說。離陌生人遠點。不要辯論有爭議的話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在學校裡,孩子不是在學習歷史、科學和文學,而是要學會如何在標準化的試題中考取高分。孩子們對知識死記硬背,根本無法體會探索全新未知領域的快樂。他們沒有機會觸摸一下袋鼠媽媽的育兒袋、暢想恐龍統治著地球的那個時代,也不能研究那些看似虛無縹緲的學說,如轉世輪迴或低溫冷凍獲得永生等。

誰偷走了孩子的好奇心?_img_1

規則確實有些用處,能提供框架,幫助我們避免茫然和猶豫不決。但是,規則卻也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生命的意義在於擴展能量,遵從指令只會節省能量,唯有遵從自己的方向才能擴展能量。

權威並不鼓勵我們對自身和自己的興趣多做瞭解,而是一直教育我們要盡可能早地作出人生決定,以免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浪費許多寶貴時間,例如在選擇專業、工作就業、建立家庭等方面。其他興趣愛好是否受到限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做出些成就」、能否「養家糊口」、能否「不要只顧著貪圖享樂」。

我們也生活在恐懼中。頭版頭條總是充斥著負面新聞:恐怖主義、綁架兒童、信用卡和網路詐騙、狂牛症、性侵、墜機事件、殺人蜂、鯊魚襲擊、輪胎召回事件……結果,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盡量遠離這些危害。

但是這樣的患得患失也存在著風險。我們的行為不是由所做的事、而是由不想做的事支配的。我們害怕恐怖分子的襲擊,害怕孩子遭到綁架,害怕學校裡出現一名持槍的瘋子,儘管這些事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

大多數人都高估了風險、失敗和危險,卻大大低估了好奇心的價值。是時候奪回被我們忽略的力量了! 我們可以也應該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想活在恐懼中,渴望著安全的庇佑,還是要在追求滿足、成長和意義的過程中勇敢地面對風險和焦慮?

充滿好奇心的人並不是對風險和焦慮視而不見,而是樂於做那些有意義的事,即使在面對風險和焦慮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絲毫不帶主觀期待或臆想地正確看待事物,結果會怎樣? 當我們決定如何度過閒暇時間、選擇何種職業、與誰相伴廝守時,如果能依據自身的好奇心作出決定,結果又會怎樣?

誰偷走了孩子的好奇心?_img_2

好奇心能幫人們獲得最重視、最珍愛的事物。人們也可以重獲兒時對於未知事物進行探索或嬉戲時的快樂。我們已經不再是孩童,我們本身固有的好奇心並不會輕易地或自然而然地出現,但是,可以試著瞭解這些障礙,勇敢地面對它們,直至最終克服障礙。我們可以通過培養好奇心來改變人生,更加接近夢想。想發揮自身的潛能,就要依賴好奇心。

當然,對快樂而富有意義的人生來說,好奇心並不是唯一的途徑;即便如此,我們也很難發現好奇心在人類生活的哪個領域中沒有起到重要作用,科技、職場、商業、體育、教育、政治、藝術審美、自我反省、個性發展、人際關係等,凡是你能想到的概莫能外。在幾乎所有領域中,永保好奇心是最值得我們為之付出時間和精力的。

(原文刊載於陶德.卡什丹 Todd Kashdan《好奇心的幸福力量》一書/橡實文化出版)

誰偷走了孩子的好奇心?_img_3

專欄介紹:

大雁出版基地,一個支撐成熟編輯人獨當一面、有利中小品牌生存發展的書業基地。

更多內容請至【橡實文化臉書】​/【大雁出版基地臉書】/【大雁官網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