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救人與害人:醫護人員的長時間工時現象 | 健康遠見
醫療

救人與害人:醫護人員的長時間工時現象

《手術刀下的年代》
救人與害人:醫護人員的長時間工時現象

(圖片為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

文/劉育志

最近有位心臟外科醫師在經過20幾個小時的手術之後,趁著短暫空檔,癱倒在手術房的地板上休息,隨後又繼續手術。這張相片被媒體廣為報導,並給予極高的評價。

醫師堅守崗位努力不懈的精神固然值得嘉許,但是在極度疲憊下繼續替患者動手術的做法完全不該被鼓勵。搭車時,沒有人希望司機哈欠連連,同樣的,當我們躺在手術台上時,也不會希望見到醫師昏昏欲睡。

將「不眠不休」吹捧為英雄行徑是非常不智的。因為近年來大量研究報告都已經證實,睡眠不足、精神不繼會讓一個人的警覺性、注意力下降,反應時間變慢,亦會影響決策能力。只要清醒超過18個小時,認知功能、動作協調便會不斷衰退,受試者的表現和喝醉酒的狀況相差無幾。基於這些科學證據,世界各國皆對人民的工作時數進行規範,更會進一步限制駕駛員、飛行員的工作時數,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根據推估,美國的死亡車禍中約有兩成與疲勞駕駛有關,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500億美元。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汽車駕駛人若連續駕車超過8小時,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2400元以下罰緩,並禁止其駕駛。如應歸責於汽車所有人,還可吊扣汽車牌照3個月。

至於《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則規定機師在8個小時的飛行後,應給予連續10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在10個小時的飛行後,應給予連續18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在12個小時的飛行後,應給予連續24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而且每7天都應該有連續30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

然而弔詭的是,同樣屬於精細動作、需要高度專注、又涉及他人生命安全的外科手術,卻完全不受規範,連續工作36、48小時以上的醫師比比皆是。即使不用動手術,在精神恍惚的狀態下開藥、做診斷難道就安全無虞嗎?

重度過勞的醫護人員不但會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危害,更可能於下班之後發生交通事故。根據一份英國的統計,在分析190餘萬筆理賠資料後發現,外科醫師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超過360/1000,護理人員則高達265/1000,是其他行業別的數十倍。

為了確保病患得到該有的醫療品質,我們不但應該立法限制醫師工時,更該強制揭露醫師工時,讓患者有所選擇,畢竟沒有人願意成為醫療錯誤的受害者。

(原文刊載於劉育志《手術刀下的年代》一書/凱特文化出版)

救人與害人:醫護人員的長時間工時現象_img_1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