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胡蘿蔔素是植物特有的有機色素,對維持正常代謝非常重要,但動物須從食物獲得。類胡蘿蔔素種類很多,與人體健康較相關的類胡蘿蔔素包括β-胡蘿蔔素、α-胡蘿蔔素、茄紅素、葉黃素等,類胡蘿蔔素具抗氧化作用,有益健康,但攝取過量β-胡蘿蔔素補充劑也可能導致傷害。
2016年9月著名藥理學期刊的Br J Pharmacol.報導中指出,類胡蘿蔔素具抗氧化功能,可調節細胞的生長、調控基因表現和免疫反應,研究證實可抑制惡性腫瘤生長,誘發細胞凋亡,攝取食物大量類胡蘿蔔素可降低罹患乳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大腸直腸癌、心血管疾病或眼睛疾病的風險,有關作用機制的探討很多,包括細胞間隙連繫系統、生長因子訊息傳遞、細胞周期調控、與分化有關的蛋白質、抗氧化應反應、發炎性細胞動力素、B淋巴球和T淋巴球增生、巨噬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性、以及製造細胞動力素等有關。
近年來也陸續發表有關類胡蘿蔔素對骨關節健康的研究,2016年10月的生物科學期刊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指出,在細胞培養實驗中證實,葉黃素(lutein)可抑制成熟破骨細胞的生存和骨吸收功能,並促進骨合成作用,可能對骨骼健康有益。
2016年4月的著名骨鬆研究期刊Osteoporos Int. 期刊指出,中國人成年女性(共1898位)中的骨密度較高者,其血清類胡蘿蔔素也較高(β-隱黃質增高1.8-2.3%,茄紅素增高1.5-2.0%,α-胡蘿蔔素增高1.3-2.7%),兩者具有相關性,男性(共933位)的α-胡蘿蔔素則高2.6-4.0%。
此外,在2016年10月的風濕病學期刊J Rheumatol.指出,針對214位經診斷為髖部骨關節炎病患,分析發現攝取大量飲食的抗氧化物和維生素E,有利減少髖部的股骨頭部軟骨缺損和骨髓病變,減低骨關節炎的發生與進展;其中攝取較高量葉黃素/玉米黃素者可降低42%,攝取茄紅素者可降低36%股骨頭部軟骨的損傷;攝取較高量α-胡蘿蔔素者可降低股骨頭部骨病變達58%, 攝取β-胡蘿蔔素降低69%,攝取葉黃素/玉米黃素者降低58%,可見抗氧化物確實對髖部軟骨健康具有益處,不失為防治髖部骨關節炎的一項便利策略。
雖然前述各項研究有待進一步的長期和大規模研究加以再確認,但是許多研究指出,平常多攝取蔬菜有水果,補充一些有用的植物有機色素,無形中可改善體內的代謝作用,並且可增進體內機能和健康。
(圖片來源:pexels mali maeder)
(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