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空氣汙染傷腦!美研究:多吃魚或可緩解影響 | 健康遠見
飲食

空氣汙染傷腦!美研究:多吃魚或可緩解影響

【專家觀點】
空氣汙染傷腦!美研究:多吃魚或可緩解影響 僅為情境圖。陳柏年攝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空汙已是無所不在,要完全豁免實非易事。以往文獻證實,空氣中的細微汙染物能深入人體的呼吸和循環系統,提高未來中風、肺癌與心血管疾病纏身的風險,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年全球因空汙所致死亡的人數就高達700萬人。

大腦雖有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的保護,大部分的藥物和蛋白質因分子結構過大無法通過,但近幾年來科學家發現,空汙物質(如PM2.5、臭氧等)仍會經鼻腔黏膜沿著嗅神經,突破血腦屏障,引起神經的發炎反應,甚至干擾細胞正常工作,產生毒性,損害神經元。若常暴露當中,恐加速認知老化,造成退化性腦病、精神疾病。

想要顧好「頭殼」,對抗空汙的威脅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神經病學》(Neurology)的報告指出,多吃魚(註:每周至少一~兩份)似乎能發揮緩解的作用,減少汙染物對大腦帶來的傷害。

該研究由任教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卡赫(Ka Kahe)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透過刊登廣告招募到1315名年齡介於65至80歲,且沒有失智的婦女,並針對她們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目的在探討Omega-3脂肪酸是否能保護大腦,抵銷空汙產生的影響。

首先,所有人需完成問卷,範圍涵蓋飲食、作息與過去病史等。在飲食方面,特別計算每周平均吃多少魚,內容則包括烤魚、鮪魚罐頭、鮪魚沙拉等,但炸魚塊未列入,因為油炸會破壞Omega-3脂肪酸。

接著要抽血檢查,了解當中的Omega-3脂肪酸含量,並依高低分為四組。與此同時,也以這些志願者的住址來確定1996至1999年間接觸空氣汙染的程度。最後在2005至2006年間安排腦部的核磁共振掃描(MRI),主要在測量和記憶有密切關聯的海馬體(hippocampus),以及負責傳送訊號的白質(white matter),從而評估腦部受損的情形。

建議以清蒸、煮湯方式料理。作者柯俊銘提供圖/建議以清蒸、煮湯方式料理。作者柯俊銘提供

統計顯示,血液中Omega-3脂肪酸含量最高者,比起含量最低者擁有較多的白質。最高組的白質約為410立方厘米,最低組則是403立方厘米。另外,接觸的空氣汙染程度每增加25%,Omega-3脂肪酸含量最低者,白質平均體積就會減少11.52立方厘米,而含量最高者卻只減少0.12立方厘米,且後者的海馬體也明顯較大。即使將年齡、有無抽菸、教育程度等外擾因素納入考量,結果依然不變。

論文作者表示,學界普遍認為Omega-3脂肪酸在大腦老化過程中,可以對抗炎症及維持腦部結構,更能減少鉛和汞等神經毒素引起的腦損傷。上述研究的發現雖無法確定因果關係,但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吃魚可補充Omega-3脂肪酸

但要獲得最大好處,魚的選擇和烹調方式也很重要。專家建議,儘量挑個頭小的淺海魚(如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且最好不要吃魚肚、魚皮或內臟等易殘存重金屬的部位。料理時以清蒸、煮湯為宜,如此營養成分方能保存下來。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