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單車族注意!台灣自行車事故傷害逐年成長,騎車安全面面觀 | 健康遠見
運動傷害

單車族注意!台灣自行車事故傷害逐年成長,騎車安全面面觀

【專家觀點】
單車族注意!台灣自行車事故傷害逐年成長,騎車安全面面觀 單車族注意!台灣自行車事故傷害逐年成長,騎車安全面面觀。張智傑攝

早年騎自行車是台灣民眾的基本交通和運輸工具,但近年中更成為一種休閒運動,更有甚者,媒體常有報導環島騎單車活動,甚至還有政治人物帶頭,清除許多城市市內的路面障礙,填平高低起伏的路面,提供自行車族一個友良好環境,並在道路、大型公園或廣場,也都設立自行車專用道。
有時走在街上時,突然會被後面急促的自行車鈴驚嚇,原來你走在自行車專用道了,加上都市提供公共自行車租用站,到處都看得到自行車們在那邊等著你使用悠遊卡來提領,讓它們帶著你到四處去,這些公用自行車可隨時隨地取用及還車,相當便利,使騎自行車的人口急速增加。

但自行車族人口急速增多,隨之而來也增加許多自行車事故,其原因很多,如偶而騎用、趕時間、對租用的自行車性能不熟、道路坑洞多、施工標示不明、下雨天一邊撐傘一邊騎車、在曠野或公園騎太快、道路沒有交通號誌等,都是引起自行車事故的禍因,近年來自行車者騎士發生相關傷害的案件數目快速增多,各國研究報告一致指出此一事實。自行車事故會造成多種傷害,其中頭部外傷和四肢骨折等很常見,且可能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應多注意。

延伸閱讀

騎自行車的安全考量

台灣自行車事故死傷人數和死亡人數逐年增高

根據中華民國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交通部統計查詢網的資料中,中華民國110年全國車禍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原因為機車,共死亡1,828人,受傷人數37萬1,576人,死傷人數共計37萬3,404人;其次為自行車事故,死亡人數為240人,受傷人數2萬221人,死傷人數共計2461人;第三位是行人(表一)。

可見自行車事故對台灣的交通安全來說,是越來越嚴重的課題。其中自行車事故的死傷人數和死亡人數逐年增高,106年為1萬5,206人,死亡193人;107年為1萬7,151人,死亡211人;108年為18,879人,死亡216人;109年為2萬283人,死亡245人;110年為2萬461人,死亡240人,值得重視。

(表一)中華民國110年全國車禍統計。楊榮森提供 圖/(表一)中華民國110年全國車禍統計。楊榮森提供

其次,當分析自行車件數各年齡層分布時(表二),可以發現,發生自行車交通事故的件數以為25-64歲年齡層最多,其次為65歲以上的高齡者,但死亡人數則以65歲以上的高齡者最多,佔全部死亡人數的65%,令人驚聳。(表二)中華民國110年全國自行車件數各年齡層分布。楊榮森提供圖/(表二)中華民國110年全國自行車件數各年齡層分布。楊榮森提供

(資料來源: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168交通安全入口網交通部統計查詢網警政署統計查詢網

自行車騎士注意!使用安全帽可降低嚴重頭部外傷

考查外國的報告,使用安全帽可降低嚴重頭部外傷,以英國為例,因為自行車事故發生嚴重頭部傷害而住院的病人中,若有戴用安全帽者,顱內傷害的風險約可降低八成,顱骨骨折則減少近九成,但對顱外傷害並無其他特殊效用;南韓的統計也有相似的結果,未使用安全帽者引起重傷害者增加,可見使用安全帽仍有其效果。

但目前台灣只有強制機車騎士必須戴用安全帽,並未強制自行車騎士戴用安全帽,只有專業的自行車騎士,在騎長途時才會戴上安全帽,由表一可知,國人自行車事故的數目高居第二,交通安全的議題值得深思。

延伸閱讀

騎單車、走路通勤好處多!研究:心臟病、癌症和死亡風險低於開車族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