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春天老是感覺睡不飽、沒精神?中醫推2道食療改善疲勞、預防春睏 | 健康遠見
養生

春天老是感覺睡不飽、沒精神?中醫推2道食療改善疲勞、預防春睏

拒絕被瞌睡蟲附身
春天老是感覺睡不飽、沒精神?中醫推2道食療改善疲勞、預防春睏 春天老是感覺睡不飽、沒精神?中醫推2道食療改善疲勞、預防春睏。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春天怎麼老是精神不濟、昏昏欲睡,難道我得了瞌睡病嗎?其實這是「春睏」導致的結果,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的前後往往下雨,伴隨春季的陽氣升發,許多人容易在此時發生「春睏」的現象。

而所謂的春睏,也就是春季疲勞症,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容易疲憊、睡得再久起床都覺得還是很累、出現愈睡甚至愈累的感覺。

不只愈睡愈累,頭痛、過敏、脹氣都是春睏症狀之一

由於在五行裡春屬木,與中醫的肝相對應,出現春睏情形往往也代表著肝氣調節有問題,無法順利升發。一旦民眾的肝氣疏泄產生問題,除了疲累外,往往還會伴隨有情緒容易波動起伏、頭痛、過敏,或是睡眠障礙的情況。春睏症狀常集中在上午9-11點和下午3-5點會表現特別明顯。

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是因為這段時間分屬人體脾經及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一旦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的話,就會讓人有重濁疲憊的感覺,還可能伴隨著頭暈、食慾下降、脹氣,以及排便不順等症狀。

而膀胱經則是位於人體背部接受陽氣的位置,且上連至腦,若膀胱氣血不足,跟不上陽氣升發的速度,就會導致滋養腦部的氣血減少;要是再加上濕阻陽氣,便會令人覺得提不起勁、昏昏欲睡,還可能伴有身體多處痠痛,以及排尿不順的現象發生。

延伸閱讀

老是疲勞、憂鬱…,你可能有「衰弱症」!3招快速自我檢測

除了留意睡眠時間外,運動方面則建議大家可多去廣闊的場所散步,讓背部曬太陽補充天然陽氣。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akutaso圖/除了留意睡眠時間外,運動方面則建議大家可多去廣闊的場所散步,讓背部曬太陽補充天然陽氣。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akutaso

改善春睏問題,這樣做「拒絕被瞌睡蟲附身」

既然如此,那麼民眾想要改善春睏問題,拒絕被瞌睡蟲附身該怎麼做呢?其實對於春天的養生之道,早在《黃帝內經》中便有描述。

春天養生盡量在11點前就寢為佳

古人認為,春天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不過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夜臥早起,「夜臥」並不是鼓勵大家熬夜,而是春天的日出較冬天來得早,日落較冬天來得晚。

中醫認為人體的主要活動時間應當順著日光而作,所以相對於冬天日落較早,春天白天較長,可以活動的時間也較長,但民眾春天養生仍應避免熬夜為宜!更不要說,傍晚11點到凌晨3點,是人體膽經和肝經循行的時間,而春天尤須養肝,故建議民眾春天養生應盡量要在11點前就寢為佳。

多散步、適度曬太陽,穿著寬鬆衣物

除了留意睡眠時間外,運動方面則建議大家可多去廣闊的場所散步,讓背部曬太陽補充天然陽氣;平時的打扮可將頭髮放下、穿著輕鬆,不用過於束縛,以免氣機鬱滯。如此自然地順應時節,讓身體從冬天的養藏逐步地轉成春天的升發,便不容易導致春睏上身。

延伸閱讀

常睡不飽、休息再多都沒用?別讓「慢性疲勞症候群」找上你

春天可以多吃一些山藥、芡實和薏苡仁,都是有助於補益脾氣,幫助濕氣代謝的好食材。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春天可以多吃一些山藥、芡實和薏苡仁,都是有助於補益脾氣,幫助濕氣代謝的好食材。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春天山藥、韭菜入菜,有助遠離春睏煩惱

除了從調整日常生活習慣下功夫外,想要遠離春睏煩惱,民眾也可以試著從調整平時吃的食物下手。像是,春天可以多吃一些山藥、芡實和薏苡仁,或是在菜餚或湯品中放入一些生薑,都是有助於補益脾氣,幫助濕氣代謝的好食材。

淮山芡實薏仁粥

食材:新鮮山藥(淮山)300公克、芡實20公克薏仁40公克小米300水1000ml

作法:

1. 薏仁、小米洗淨,泡水3小時;新鮮山藥(淮山)洗淨切小塊,芡實洗淨備用。

2. 取一內鍋放入所有食材,外鍋倒2杯水,放入蒸架和內鍋,蓋上上蓋,按下電鍋開關,待開關跳起即可食用。

功效:山藥薏米芡實粥補氣血、健脾胃、補腎益精、祛濕利水,可有效改善春天疲勞的症狀。

此外春天也很適合吃韭菜,中醫認為韭菜可健脾去濁,同時具有益肝的作用,以及補陽的功效,對於春天養肝有一定助益。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民眾有嘴破、口臭,或是眼睛紅腫等火旺症狀時,則不建議食用,以免更上火反讓症狀惡化。

韭菜鮮蝦仁粥

食材:韭菜100、鮮蝦仁50克、糯米及鹽各適量。

作法:

1. 韭菜洗淨、切段,糯米淘洗後瀝乾備用。

2. 將鮮蝦仁、糯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韭菜段,煮沸後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韭菜和蝦仁、糯米同煮成粥,可行氣活血、固腎助陽、健脾養胃、防治便秘,適合立春時節養生滋補食用。

延伸閱讀

消除一整天的疲勞,4 道料理助你分泌抗壓荷爾蒙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康涵菁中醫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