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還是輪到我了!」居家照護的日子如何好好過?醫生建議9大要點度過非常時期 | 健康遠見
輕症居家照護

「還是輪到我了!」居家照護的日子如何好好過?醫生建議9大要點度過非常時期

享受難得的「空白時光」,調整好身心再出發
「還是輪到我了!」居家照護的日子如何好好過?醫生建議9大要點度過非常時期 圖/shutterstock

透過專業醫師的建議,整理出無症狀及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安心過」的9大要點,以利於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延伸收聽/遠見on air每週二、四、五、日準時更新,陪你輕鬆聊財經、產業、國際大小事。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快速延燒,確診人數急遽攀升,身邊愈來愈多人傳出進行居家照護的消息。雖然目前以Omicron病毒株為主的確診者,絕大多數是輕症或無症狀,但曾經的僥倖如今撲捲而來,被隔離在家的確診者到底該怎麼好好照顧自己呢?

現任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同時也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公衛學院博士的簡立建,從專業醫師角度,提出居家照護九大要點:

要點1:居家照護怎麼吃才好?

簡立建指出,此時要更注重營養,這是戰勝病毒的重要關鍵,最好攝取原型食物,包括全穀根莖類、高蛋白的肉魚蛋豆奶類、新鮮蔬果,以及充足的水分。但在長達10天的居家照護期間,如果吃一些喜愛的零食可以撫慰自己的心靈,那就適量的吃吧!

延伸閱讀

萬一居家照護10天吃什麼?備貨指南參考中國封城物資

要點2:居家照護期間可以叫外送嗎? 

這已經是現代人頗為習慣的消費型式,加上隔離在家、不能外出,生活上肯定有許多不便之處,指揮中心已聲明居家照護者可以使用美食平台叫外送餐點及生活物資,可善用「放在門口」的模式,來保護自己和外送員,並且避免病毒擴散。

要點3:若有不舒服怎麼辦? 

「感染Omicron病毒的常見症狀和感冒症狀非常像!」簡立建說,包括身體痠痛、頭痛、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水等等。針對疼痛和輕微發燒的輕症確診者,服用含有鎮痛解熱成分「乙醯氨酚」的藥物,例如普拿疼,就足夠舒緩症狀了,小孩則有Anti-phen的鎮痛解熱糖漿可使用;若有流鼻水、打噴嚏,可服用治療過敏的抗組織胺類藥物。記得,多喝開水、多休息。

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簡立建。簡立建提供圖/成大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簡立建。簡立建提供

要點4:如何看醫生?如何領藥?

假如還有其他不適症狀,透過指揮中心建置的多元遠距醫療方案,可以預約視訊診療,由醫師開立處方,包含症狀治療藥、慢性病藥物,或是助眠、穩定情緒的藥物,居家照護者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宅,或請親友代為領藥。

中藥方面,「清冠一號」也適用於輕症患者,可利用中醫師全聯會網頁,查詢通訊診療院所名單及聯絡方式,或是撥打各縣市中醫師公會專線協助媒合。經由中醫師診療後,居家照護者可委託親友領藥,或是由有通訊診療的中醫院所送藥到住處。

簡立建建議下載「健康益友APP」,它可提供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線上看診領藥,民眾可善加運用。

延伸閱讀

中藥防治COVID-19有新藥,陽明交大「淨冠方」動物實驗證實

要點5:何時要趕快就醫?

曾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緊急醫療部災難醫學科主任的簡立建指出,若在居家照護期間出現發燒38:5℃以上、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呼吸喘、血氧<94%、劇烈頭痛與頭暈、四肢無力、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此外,12歲以下的確診孩童愈來愈多,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若孩童有抽搐、意識不清、意識改變等症狀,代表有腦炎或全身性感染的警示徵兆;若呼吸困難,可能是肺炎徵兆;急性胸口悶痛,可能是病毒影響到肺部或心肺功能;冒冷汗、嘴唇發青則可能是休克、缺氧,都要迅速送醫。 

指揮中心表示,「居家照護確診個案」之緊急就醫,以撥打119救護車為主(簡立建提醒,可強調「病情危急」,請119儘快派遣救護車),或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或指示的防疫計程車;緊急時,可由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駕、騎車)等方式為輔。

要點6:同住的未確診者要注意哪些事項?

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看是否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這類症狀。

確診者和同住者必須住在不同的房間,盡量不要共用衛浴設備,假如只有一套衛浴設備,要上廁所或洗澡,出房門時須帶戴好口罩,請其他家人迴避至房間,且使用後必須以1:50漂白水消毒,靜置1小時後,同住家人再使用,觸碰過的門把、開關要用酒精消毒。

當同住者必須進入確診者房間來照顧他或有接觸時,雙方都要戴口罩,並在照顧確診者前後都要確實做好手部的清潔衛生。

公用空間盡量開窗,保持通風,每天清潔消毒經常觸摸的物品表面。

要點7:居家照護期間如何處理家中垃圾?

COVID-19確診者使用過的垃圾(包括使用過的口罩),不可以當一般垃圾直接丟棄。

簡立建建議,盡量減縮垃圾,先妥善收集,暫時貯存於家中,並依這些方式處理:

.聯繫當地環保局,由他們採取感染性廢棄物的標準來處理。

.居家照護結束後,將包好的垃圾仔細消毒外部,再用乾淨的垃圾袋包起來,即可依一般廢棄物處理。

延伸閱讀

圖解/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這6項常備藥品你準備好了嗎?

要點8:居家照護期間必備物品清單

▌防疫用品:口罩、體溫計、快篩試劑、消毒酒精、漂白水、血氧機。

▌檢測儀器:若確診者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建議備好血壓計、血糖機,每天定時測量,以免慢性病因為染疫而惡化。

▌常備藥品:頭痛藥、鼻塞流鼻水的藥、止咳化痰藥、咳嗽藥、喉糖、鎮痛退燒藥或糖漿,還有痠痛貼布或藥膏,想必有可能使用上。

藥師公會提供圖/藥師公會提供

▌個人的慢性病藥物與習慣用藥:平時的用藥千萬不可中斷,例如三高藥物、助眠與身心科用藥、過敏或皮膚科藥物等等。

▌食物:除了飲用水、數天份持續補充的新鮮食材之外,可以準備能夠久放的食物,例如米、麵、泡麵、麥片、奶粉、餅乾、調理包、冷凍食品、沖泡飲品或湯品等。

▌消遣娛樂用品:視個人的習慣,準備小說、電腦或手機遊戲,以及居家型運動器材等等,來打發這段漫漫時間。

要點9:遵循日常作息,沉澱心情再出發。

簡立建表示,居家照護剛開始的頭一、兩天可能不太習慣,會有生理時鐘紊亂的感覺,建議還是維持原本上班或上學的時間表,才好銜接居家照護期滿之後的日常作息。

然而居家照護的確診者難免會感到不安,簡立建提醒,應抱持平常心,不必異常頻繁地看新聞報導的確診數據,以免心情煩躁。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妨藉由禱告或拜拜,來穩定心情。

也有人會把居家照護的日子當作出國渡假或修行,讓美味的食物、輕鬆的娛樂用品陪伴著自己,也可以做些和緩的運動,例如瑜伽、伸展操、伏地挺身,聽聽音樂、泡泡澡,享受難得的「空白時光」,調整好身心再出發。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