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活著好累」、「做人好難」哪些話透露自我傷害訊息?你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 健康遠見
憂鬱症

「活著好累」、「做人好難」哪些話透露自我傷害訊息?你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活著好累」、「做人好難」哪些話透露自我傷害訊息?你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活著好累」、「做人好難」哪些話透露自我傷害訊息?你我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當一個人有「想死的念頭」時,可能直接以話語表現出來,也可能透露在所寫的FB、文章、筆記中表現出來。感覺沮喪無助的時候,常會出現下面這些肢體語言和行為模式:不斷重複某幾個句子,譬如:「沒救了」、「活著好累」、「做人真難」。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從說話洞察人心》一書中提到,聽到身邊有人講這些話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他的行為舉止,情況嚴重時最好不要讓他單獨一人。

若身邊的人會經常沒來由的嘆氣、搖頭、聳肩,顯示其沮喪的心情,已經轉化為無力的肢體語言,不妨適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情緒。

透露危險訊號的8大行為

下面這些行為,可能透露出危險訊號,要多留意對方的一舉一動:

※ 突然出現明顯的行為改變,譬如說天氣很熱,卻堅持穿長袖衣服。

※ 出現相關的行為問題,譬如,沒有交代就離職,無緣無故獨自去散心。

※ 放棄個人擁有的財產或喜歡的東西,如將心愛的寵物送給別人,將收集多年的珍藏轉送給別人。

※ 突然增加酒精或藥物的濫用,憂鬱又借酒澆愁,酒醒時情緒會更低落,或是邊喝酒邊哭泣,很多憾事都發生在喝酒後。

※ 從社交團體中退縮下來,原本喜歡與人互動,突然封閉起來。

※ 明顯出現憂鬱的徵兆,感覺生命沒有意義。

※ 顯現出不滿的情緒,常會強調這個世界不公不義,沒有正義可言。

※ 睡眠、飲食習慣變得紊亂,失眠疲倦,身體不適,半夜睡不著獨自起來坐在陽臺吹風。

7大常見憂鬱肢體語言和行為模式

憂鬱時會出現下面這些肢體語言和行為模式:

※ 整天沒精打采、垂頭喪氣,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來。

※ 動作變得很緩慢,或是生活懶散,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

※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甚至對周遭的事物都漠不關心。

※ 食量改變,可能食不下嚥,也可能食不知味,無意識的吃東西。

※ 孤立、封閉自己,什麼事情都放在心裡,不跟外界溝通,事實上內心充滿絕望的感覺,渴望別人能夠了解其痛苦,主動伸出援手。

※ 無緣無故想哭,臉部肌肉放鬆下垂,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 常常會出現傷害自己的念頭或是聲音,如有個聲音一直跟他說:你從這裡跳下去。

由於憂鬱是自我傷害的高危險群,如果聽到身邊有人說過上面那些語言,要認真看待這些訊息。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由於憂鬱是自我傷害的高危險群,如果聽到身邊有人說過上面那些語言,要認真看待這些訊息。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進一步強調,由於憂鬱是自我傷害的高危險群,如果聽到身邊有人說過上面那些語言,要認真看待這些訊息,一方面對他表達出關切,同時也要把自己心中的疑慮或不安告訴其他人,跟其他夥伴商量討論怎麼協助憂鬱者比較安全,盡量不要自己一個人處理,以免心理負擔過重。

延伸閱讀

藝人艾成驚傳墜樓身亡!4線索提高警覺,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員

當身邊有人自我傷害時避免說的話

▋避免否認對方想要自我傷害的真實感受

「你不會這樣做,那不是你的意思吧!」

▋不要被嚇到了

如果受到驚嚇,可能會慌了手腳,反而不能有效的協助。

▋避免責備或羞辱對方

「你真是不孝。」

「你只會逃避問題。」

「自殺是懦夫的行為。」

「你怎麼那麼笨。」

諮商的過程中,很常聽到家人用激烈的語言怒罵自我傷害者,所以,當他們擔心的跟我說:是否可以不要通報家人?我會先了解原因後,再通報對當事人有幫助的親人朋友。

▋避免論斷自我傷害是對或錯

「你這樣做對嗎?」

這個時候評價他們的行為,只會讓他們對自己的感受更負向,無須論斷是非對錯,可以表達他對你很重要,可以跟你說發生什麼事情,你會陪著他一起。

▋避免用激將法挑釁對方去自我傷害

「不要光說不練,有種你就去死。」

「不想活,就去死,沒人攔著你。」

「你一直說想死,也沒有去死。」

上面這些話都是我曾經聽過的,有時候真的覺得不可思議,當家人陷入絕望的深淵,父母親友再說這些挑釁絕情的話,用意是什麼呢?或許家人也有情緒,雙方都先鎮定下來,再慢慢互相理解彼此的痛苦。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別再說「想太多」!一張表看懂憂鬱症身心症狀

▋避免嘗試替對方做心理分析,或解釋他的行為

「你只是想要威脅家人,報復家人。」

這個時候,要思考的是,如何讓他們承諾:不再傷害自己,產生活下去的動力。

▋避免假設把企圖自我傷害者單獨留在家裡或某個地方不會有什麼問題

想要自我傷害的人可能會安慰親友:我沒事了,比較好了,你們可以先去休息了。這個時候可以跟他說:「我就在這裡陪你。」

▋避免把自殺工具留在企圖自我傷害者拿得到的地方

要把家中所有可能的危險物品都拿走,以免激發他們傷害自己。

林萃芬提醒,若對方失去所愛的人、寵物或失去自尊,不妨關心他的感受,避免跟他說:「不要想太多、不要難過。」如果判斷可能有危險,要相信自己的判斷,避免跟自己說:「應該是我太緊張了、太大驚小怪。」

盡可能陪伴他們,避免讓他們落單,陪伴時不一定要不斷說話,可以靜靜在一旁,適時關懷一下狀況。務必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積極參與心理治療的過程,必要時最好住院治療。

★《健康遠見》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生命專線:1980

(原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原文刊載於林萃芬《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時報出版)

《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書封。時報出版提供圖/《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