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BA.5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上週共增加94例BA.5本土個案,東部花蓮也偵測到2例本土個案;且BA.5上週佔全國病例數僅18%,本週就翻倍暴增到40.2%,更首見本土BA.5死亡個案,為30多歲非本國籍女性,無慢性病,曾接種3劑疫苗,發病4天逝世,今年染疫病逝累計破9000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20,44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0,160例本土個案及28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
本土BA.5佔比翻倍到40.2%!上週暴增94例,東部花蓮首見2個案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9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234例本土病例的40.2%,相較上週的18%,呈現翻倍的情形。
94例BA.5本土個案,分別為39名男性、55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確診日介於7月3日至8月24日。
至於地理分布上,則以北部68例最多、中部11例、南部13例,東部更首次偵測到2名個案,都在花蓮檢出,彼此無關連性,皆為發散病例。且94例BA.5本土個案初步疫調發現,也僅有1例與接機有關,其餘皆為散發個案。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首見本土BA.5死亡個案!30多歲女「打滿三劑」無慢病史,發病4天病逝
羅一鈞指出,「由此看來,目前Omicron BA.5的感染趨勢除穩健成長外,已經逐漸要成為『國內主流病毒株』,尤其在北部最明顯,將慢慢取代BA.2,成為國內主要流行的Omicron病毒株。
另羅一鈞證實,國內上週出現首例BA.5死亡個案,為8月24日指揮中心曾公布過的死亡個案,經基因定序驗出感染BA.5。該個案為一名30多歲非本國籍女性,曾接種過三劑新冠疫苗,本身無慢性病史。
於8月13日快篩陽性確診,8月15日因高燒到41度,且有全身抽搐、昏迷的情形被緊急送醫,因急診發現有休克情形,故緊急插管使用呼吸器,經電腦斷層檢查,顯示腦部有腦水腫,診斷有腦病變,收治加護病房住院。雖給予相關藥物治療,但仍於8月16日因突發情形,經急救無效後不幸過世,死亡診斷為缺氧性腦病變、嚴重癲癇與新冠肺炎感染,為國內首例BA.5死亡個案。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增22死!羅一鈞:今日無新增小於50歲及兒童或青少年死亡個案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1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0例具慢性病史、15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7月3日至8月26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11日至8月26日。羅一鈞表示,今日無新增兒童或青少年重症及死亡個案,也沒有年紀小於50歲較年輕的死亡個案。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2縣市皆有確診:新北逾4千例,桃園、台北、台中、高雄次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0,160例本土病例,為9,313例男性、10,836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123例),桃園市(2,471例),台北市(2,470例),台中市(2,249例),高雄市(1,504例),台南市(1,220例),彰化縣(845例),新竹縣(798例),新竹市(604例),苗栗縣(512例),屏東縣(488例),花蓮縣(429例),宜蘭縣(414例),雲林縣(394例),基隆市(385例),南投縣(317例),嘉義縣(305例),嘉義市(205例),台東縣(162例),澎湖縣(143例),金門縣(90例),連江縣(32例)。
增288境外移入:分別自越南、美國、加拿大等13國入境,252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8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7例男性、1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10例),美國(6例),加拿大、泰國及馬來西亞(各3例),菲律賓、法國及新加坡(各2例),印尼、韓國、英國、中國及日本(各1例),另25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31日至8月28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