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大腦缺氧、發炎引失智?原來是心血管疾病作怪,落實7健康指標助改善 | 健康遠見
疾病

大腦缺氧、發炎引失智?原來是心血管疾病作怪,落實7健康指標助改善

【專家觀點】
大腦缺氧、發炎引失智?原來是心血管疾病作怪,落實7健康指標助改善 大腦缺氧、發炎引失智?原來是心血管疾病作怪,落實7健康指標助改善。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相信不少人已聽說,心血管手術與逆轉失智大有關係,不久前,台大醫院研究團隊證實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R)可顯著改善認知功能,並登上國際老年醫學期刊。

與傳統開胸手術相比,這項手術是運用心導管技術置入人工瓣膜,術後傷口小、復原時間快、安全、方便,因技術愈來愈成熟而逐漸變為主流治療,令人振奮的是,這項手術被發現也會改善病患的認知功能。

許多年長者都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主動脈隨年紀鈣化而變得狹窄,心臟打出血液時被鈣化的主動脈擋住,血液量愈來愈少,影響全身血液循環,到達腦部的血液也跟著減少,進而影響腦神經細胞,造成認知功能退化。台大醫院高憲立教授團隊早期的研究也發現,經由頸動脈支架放置手術,使大腦血流增加,患者的認知功能也就明顯改善了。

目前TAVR研究顯示,術後一個月內,認知功能會有明顯改善。但若是術後半年至一年半,認知功能的改善可能就沒那麼明顯了。即使是術後一個月內,也並非所有病患的認知功能都有所改善,這跟手術時的血栓控制有關,如果手術時產生很多血栓,可能會導致小中風,反而造成認知功能下降。換句話說,術中血栓的控制至為重要。

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失智症,就是所謂的「血管型失智症」

因心血管疾病而造成失智症,就是所謂的「血管型失智症」。典型的是由於頸動脈狹窄造成腦部缺氧,甚至中風。若因此引起大中風,這個人可能會有突然倒下、無法講話或移動等明顯症狀;若是因暫時性腦缺氧所引起的小中風,則可能造成暫時性無法說話、手腳麻木無力等症狀;另外還有一種小中風是無症狀的,那是因為缺氧的地方並未影響到主要認知功能使用的區域。

在影像上,大中風病灶很容易觀察到,但小中風病灶尺寸較小,比較難觀察到。然而,必須注意的是,不管是大中風、小中風,這些病灶都已損害了神經纖維,造成認知功能缺損,神經纖維日積月累被破壞得愈多,認知功能的缺損就愈嚴重。

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認知功能是穩定緩慢的退化,症狀以記憶力衰退最為明顯。相對的,血管型失智的病程則是大起大落。這類型的病患會因突然缺氧,腦細胞瞬間大量死亡,認知功能突然下滑。病程會有「階梯式」的變化,認知功能一次比一次差。認知症狀也比較多樣化,除了記憶力之外,也包括定向力、執行力、語言、情緒等方面。

延伸閱讀

憂鬱症不只傷心更傷大腦!恐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大大增加失智風險

大腦血液若長期供應不足,會破壞腦神經纖維、造成腦細胞死亡,最終演變為失智。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大腦血液若長期供應不足,會破壞腦神經纖維、造成腦細胞死亡,最終演變為失智。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腦年齡退化10歲以上代表大腦明顯老化,10年後失智風險顯著增加

有一些病人來找我做腦神經年齡檢測,報告出來後發現腦神經年齡高得嚇人,甚至有退化15歲以上的。我們過去研究發現,腦年齡退化10歲以上就代表大腦明顯老化,10年後失智風險會顯著增加。

我在詢問時發現,原來病患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問題,但長年不就醫或不規律服藥控制,導致心血管問題每況愈下,進而大腦的認知功能加速退化。如果還加上抽煙、酗酒的習慣,失智的風險就更大了。

其實大腦是一個極為耗能的器官,它的重量雖只占身體的2%,卻用掉全身20%的能量。而大腦的能量來自葡萄糖和氧氣,這些養分是藉由心臟血管的運輸傳送到腦部。大腦血液若長期供應不足,會破壞腦神經纖維、造成腦細胞死亡,最終演變為失智。

顧好心血管、大腦健康,失智風險自然降低!7指標改善心血管健康

因此,照顧好心血管,大腦就健康,失智風險當然就自然降低了。過去十幾年,美國心臟科醫師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HA)」提出的七大心血管健康指標「Life Simple 7」來改善美國人心血管健康,結果發現,不僅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罹患率降低,連失智症發生率也減少了。

這七項指標包括:

1. 控制血壓(收縮壓/舒張壓小於120/80 mmHg);

2. 控制膽固醇(小於200 mg/dL);

3. 減少血糖(飯前維持血糖低於100 mg/dL);

4. 持續活動;

5. 吃得健康;

6. 減重(BMI維持小於25 kg/m2);

7. 戒菸。

現在開始改變都不嫌晚!試試這些方法,管理好心血管健康,大腦就能維持青春,自然就能免於失智的侵害。

(本文作者為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中華愛腦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臺大醫學院兼任教授,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曾文毅)

看更多腦健康資訊請見AcroViz上頂醫學影像科技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