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抗生素「Amoxicillin」缺貨已久,最近連後線抗生素Ciprofloxacin注射劑型也缺貨,缺藥危機持續擴大,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健保署今年擬大砍150億元健保藥預算,本土藥廠首當其衝,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更不願意生產低價藥品,缺藥窘境恐日益嚴重。
石崇良允檢討,比照處方藥訂地板價
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經過藥品藥價差調查,今年健保藥價給付預計調降6000多項藥品,總金額81.8億元,非外傳150億元;為避免影響藥廠供藥意願,已擬定三大原則,低於基本價之藥品不調整,再者,調整後藥價低於基本價者,最多調整至基本價;第三,已向食藥署通報並經評估確認短缺之藥品,不予調整。健保收載之指示藥品適用同樣原則。
受疫情影響,已有兩年未調整藥價,石崇良說,藥品新藥價將於4月1日上路,本周五將先公告藥價調整結果,廠商如覺藥品價格不敷成本,可持成本等資料,申請調高健保支付價格。
黃金舜昨晚回應,藥界均知健保署這次150億砍價目標,且堅決反對,他能了解政府否認150億金額的用意,這是好的開始,相信石崇良的溝通能力,能讓藥品調價取得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藥商底線70億。
「要處理長期缺藥困境,政府應正視健保逐年砍藥價問題。」黃金舜說,健保署今年預計砍150億元健保藥品預算,其中40億元朝西藥商下手,本土藥商將承受重大衝擊,對於藥價差較大或低價藥品恐無生產意願,缺藥問題將更加難解;建議政府與各家藥廠妥善商議,避免因政策衝擊產量,擴大缺藥困境。
石崇良允諾,檢討健保指示用藥價格,如為必要品項,將比照處方藥訂定「地板價」,提高廠商生產意願。對此黃金舜指出,即使健保設置指示用藥「地板價」,但國際藥品原物料浮動,加上藥品包裝費用、運輸等雜費成本恐更高,「地板價」也形同虛設,無法解決長期的缺藥問題。
食藥署缺藥平台最新資料顯示,Ciprofloxacin注射劑型、Moxifloxacin注射劑型等兩款後線抗生素也處於缺藥狀態,如遲遲未改善,恐影響細菌感染患者的治療成效。
黃金舜建議,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召集醫界、藥界,公衛界等討論解決之道,並詳列各科「必不可缺」藥品,列出國防必須藥品囤積備用,以免台灣無藥可用。
本文轉載自2023.02.2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