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學開發智慧梳妝台,教導認知症患者正確穿衣順序。)
「穿衣」、「吃飯」、「如廁」似乎是人與生俱來的生活上基本能力,閉著眼睛都能完成,但對認知功能受損的認知症患者來說,卻是項浩大的工程。當認知功能逐漸退化後,三度空間能力退化到二度空間,甚至一度空間時,穿反、扣錯扣子等窘境經常出現,導致生活上需要他人幫忙,尊嚴開始受到挑戰,更毫無隱私及尊嚴可言。因此,紐約大學發明了智慧五斗櫃(DRESS),協助認知症患者如何正確穿衣。
當嬰兒出生後,是經過學習,逐漸促使認知功能豐富化與成長,學會如何吃飯、走路、穿衣等基本生活能力,當罹患認知症後,認知功能為不可逆的方向逐漸退化,退化的過程與速度是因人而異,關係著罹患認知症的疾病類型、病程階段、個人是否已建立規律化的健康生活方式、照護方式、環境支持等,前兩項是無法去改變,後三項則是經由努力與改善,是可減緩退化速度,降低對他人生活上的依賴。
這座名叫「DRESS」的智慧五斗櫃,便是試圖協助認知症患者及照護者。智慧五斗櫃的最上方搭載一台平板電腦,負責攝影和服裝穿著順序顯示,並且在著裝過程中觀察患者的穿衣順序、方式等。當照護者透過螢幕發現患者出錯時,或是患者未依過去穿衣習慣開智慧五斗櫃的抽屜時,事前設定在智慧五斗櫃抽屜的感應器,透過智慧型手機的APP發生提醒照護者的聲音,照護者此刻可適時進行協助或引導提醒,促使認知症患者持續維繫穿衣的能力。
這是在2014年老人福祉科技全球年會中,美國一位護理師以職能治療概念運用科技為認知症患者所設計的一項科技輔具,很高興得知紐約大學研發團隊已經研發出具體產品。這項設計一方面,可幫助認知功能已經受損的認知症患者能夠持續獨立自主生活,不依賴他人完成穿衣的行為,維持生活能力及尊嚴;另一方面,當然也是減輕照護者的負擔與壓力,不需要隨時陪伴患者。
穿錯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反面、扣歪等,但是正確的穿法只有一種。襯衫領子在脖子上、鈕扣在正面,褲子拉鍊部分在前方,襪子則是兩隻腳都要穿,內褲是穿在外褲裡面等等。認知功能包括著記憶、決策、辨識、空間感、方向感、現實導向、語言等能力,這些能力促使人類腦部產生功能來指揮行為,完成生活上所需的動作,看似簡單,一旦認知功能開始缺損,就會影響生活上所需能力的執行。
智慧五斗櫃的每個抽屜上裝設 LED燈,會亮燈提示正確的穿衣順序,並藉由感測衣服上的標誌,確保使用者方向正確、順序也無誤。舉例來說,原有的穿衣順序是要穿好衣服和褲子後,才繼續穿襪子或鞋子,但是對認知症患者來說,逐漸失去這方面能力。
當使用者出現找不到或開錯順序抽屜、注意力分散等狀況時,智慧五斗櫃則會發出通知經由智慧型手機APP來提醒照護人員,請他們前往協助。如果過程一切順利,認知症患者則是可以在過去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獨力完成穿衣行為,減緩照護人員的負擔,並給予患者個人隱私。
紐約大學研發團隊負責人 Winslow Burleson 博士表示,開發智慧五斗櫃的目的想為認知症患者提供協助,讓他們能夠優雅地老化,同時減輕照護人員的工作負擔,讓他們在患者著裝時可以稍喘口氣,只在需要的時刻提供幫助。
但我們也充分瞭解,認知症患者退化至一定程度時,譬如中度或是重度,還是有可能無法自行穿衣,「DRESS」智慧五斗櫃是試圖能讓那一天晚一點到來,將職能治療的概念融入到科技輔具中。
• 參考資料:
1. NYU Researchers Create Smart Dresser to Help Dementia Sufferers with Their Morning Routine
(本文作者為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失智症政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