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心理師可能會有個別風格的差異,而其中一個差異很大的部分,就是心理師是偏重認知的處理,還是情緒的覺察。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試著介紹以情緒為主要工作對象的心理師,可能會有的感覺是什麼,也許就能當作你的參考。
情緒為主的諮商風格
與注重認知的風格相反,另外一派的心理師認為情緒才是處理的焦點。人常常有困難感受自己的情緒,有可能是因為各種情緒的衝突而混亂,或者強烈的情緒無法處理而當機,也可能是有些人會害怕隱藏在情緒中的真實想法,才會讓人的狀態一直卡在某些地方鬼打牆。
所以只要能好好感受情緒,一個人就更能理解自己,也可以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了。在這裡風格中,心理師就會有很多情緒上的回應,也會鼓勵你停留在情緒中;除了單純的對談方式外,有的心理師也會搭配藝術創作、肢體動作、演戲的方式達到效果。
情緒風格諮商的對話實例
雅君半年前被男朋友劈腿了,而且到事情發生後,雅君發現自己其實關係中的小三。其實在劈腿之前,男朋友早就有許多行為讓他起疑,像是碰面時手機都是開飛航、只有特定的時間會與他聯絡。
雅君總是一直拿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去相信對方看起來看起來一戳就破的理由,直到他在路上巧遇男朋友與他的妻子及小孩,事情才終於沒有轉圜的餘地。
事情發生後,雅君總是以淚洗面,但他總是無法從哀傷總走出。但真正讓雅君一直沒辦法接受的事情,明明他的男朋友(如果這個稱號沒有錯的話)做了這麼糟糕的事情,他還要為這個人在這裡哭泣難過。
朋友都勸她,趕緊把這個渣男忘了,事情已經發生就不要再糾結了,雅君自己也知道,只是她的心情怎樣就是無法調整過來,難以言喻的糾結總是盤踞在她的心裡。最後雅君求助諮商,希望心理師能幫助她做一個調整。
諮商中,雅君很生氣地數落男朋友的不是,她以為這種情節只會在那種很狗血的連續劇中看到,沒想到卻真實的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你很驚訝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我也看到你感覺好自責,自己好像應該可以趕快忘掉這個人,但是卻沒有辦法。你可以多告訴我一點,這種自責的感覺是什麼嗎?」❞
「我…為什麼我要這麼傻?為什麼我從頭到尾都被欺騙、被蒙在鼓裡,我還要這樣想他?我每次經過家裡附近的50嵐,我就想到有一次寒流,我說我想喝飲料,他就跑出去幫我買。回來時他的手都凍僵了,我沒有出門我的手都凍僵了,然後拿回來的飲料好溫暖。我看到他拿飲料時的笑容,我就…」說到這裡,雅君忍不住開始流下淚水,啜泣了起來。
❝「所以那個自責的後面,其實是想念跟愛…即使他做的事情讓你感覺到受傷,你還是沒有放棄那份愛的感覺。只是當你愈是愛,你的心情也愈難過,因為你真的很難接受一個你愛的人,其實欺騙了你,而你就這樣失去了跟他的關係。」❞
「嗯。」雅君點頭,擦了擦眼淚。
❝「多說一點,你對他愛的感覺是什麼?是什麼在後面,讓他即使讓你感覺到受傷,這份愛的感覺還是無法被捨棄?我好像也感覺到,即使他做了讓你覺得受傷的事情,你對他的愛還是一直被放在心裡。」心理師說。❞
「雖然他真的很過分,又騙我、說那麼多謊,但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他是真的對我很好…我覺得我真的是很被愛。我以前交男朋友都不順利,上一個男朋友本來以及論及婚嫁了,結果也是突然跟我提分手,我也是難過很久。所以遇到這一個對我很好,他也說要一直在一起,我聽了真的很開心…我覺得這一次終於找到對的人了,我終於可以好好愛一個人不用怕被傷害了。」
❝「我想當你遇到一個可以給你承諾、說願意愛你的人時,你真的很開心,這種被愛的感覺是你一直很期待的。所以我也可以想像,當你期待這個久的事情卻落空了,那種難過會有多強烈。」❞
「對啊。真的就…很難過。」
圖/透過藝術創作把被愛的期待畫出來。Unsplash by Michael Fenton
透過藝術創作把被愛的期待畫出來
之後,心理師幫助雅君把他對於自己被愛的期待畫成一張畫,雅君在上面畫了一個好大的愛心代表被愛的心情。在畫的時候,雅君把愛心的紅色塗的好用力,好紅好紅,因為心理師說希望他能把這份心情都透過畫抒發出來,最後這個愛心變得好大,佔據了整個版面。
畫完之後,心理師問雅君還有沒有想在旁邊加東西,結果雅君自己在心的外圍加了一圈藤蔓,旁邊加了一個放大鏡。雅君說,直到畫完他才發現他的這份期待太大了,所以只要一有人看起來願意對他好,他就馬上將整個真心捧給對方,毫無遮掩,也毫無防備,這份包起來的藤蔓代表他的心應該對自己多一點保護;而放大鏡則代表他應該好好檢視對方,看清楚對方到底是怎樣的人,判斷對方是合適的再進一步發展。
之後,心理師還幫助雅君多談了一些他對於愛的感覺,以及對於前男友相處的事情,雅君也感覺自己的心情漸漸好了一些。雅君發現,身旁的人總是要他趕快忘記前男友,他自己也希望可以這樣,正是這樣的心情連他在跟前男友關係中的愛與期待也一起被否定了。但當這份愛沒有被好好看到、以及被好好抒發時,他其實也沒有辦法好好難過,最後就也沒有辦法把這段關係處理好。
但是在諮商中,心理師不會要他趕快將事情忘掉、要他趕快走出來,也不會因為他一直說重複的事情而厭煩,只是幫助雅君把不同的情緒攤開來,然後好好感覺他們、整理他們。
也因為雅君可以好好感受這些情緒,堆疊起來的矛盾也能一同被攤開,雅君反而是因為好好感受了對方的愛,才能將這段感情放下,甚至是從中看到自己未來要調整的地方。
不容易談情緒的人,在情緒上工作需要較多預備
通常不習慣談情緒的人,遇到以情緒為主要工作方向的心理師,都會有一段時間感到非常的不習慣,不知道要說什麼好,常常說的就會是「不知道」、「沒感覺」,甚至也有一些人會因為談情緒而變得緊張。這是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熟悉情緒,也習慣接觸到情緒,所以需要一段時間先慢慢熟悉,才比較能這種風格中受益,前期也會覺得比較大負擔。
一旦能夠熟悉感受自己的情緒,參加諮商的當事人就能夠覺得自在很多,且在心理師的引導下產生很多的學習,而且這些學習是一般的生活中很難經驗到的。如果會願意在諮商中多接觸到自己的情緒,推薦給想要嘗試諮商的人,可以尋找類似的心理師讓自己在情緒中有更多看見。
作者:陳劭旻諮商心理師,看更多請搜尋「臉書:心理師小蜜蜂 陳劭旻諮商心理師」